四、体制。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定位不准的主要原因仍旧还在现行的体制。一方面,当前乡镇干部除在行政职务上的区分外,还在编制问题上出现差异,当前干部的编制主要有四种:行政编、事业编及自收自支编,而事业编里又分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当前用人是由于大多数县市区直属单位和机关以行政编制为主,而事业编里又以全额拨款为主,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编制的干部在乡镇仍在多数以上。用人上的编制差异导致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调不进来,而又养了一大批“只吃饭不干事的闲人”放不出去。另一方面,在乡镇当前缺乏在大动作的交流。一些经济好单位、好乡镇的干部呆在原地不动弹,满足于现状,而一些经济差、乡镇小的干部由于原地踏步而失去信心。第三,当前乡镇干部提拔任用幅度小。乡镇年轻干部居多,但很多干部都是“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在竞争激烈、压力过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提拔这座独木桥让许多能力型干部“望而生畏”。
二、“引导、教育、培养、任用”八字方针,准确促进干部自行定位。
根据上述种种原因,为了切实扭转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推、脱、懒、散、怨”等几种不良现象,笔者认为应当在乡镇干部的思想上加强引导、在素质上加强教育、在能力上加强培养、在工作上加强任用这八字方针,来促进、帮助乡镇干部准确定位,定位在“培植动力、凝聚外力、增强内力、形成合力”四力上,争做新时期“个性、能力”型干部,打造一支工作能力好、战斗能力强的干部队伍,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变化新形势的需要,为基层提供一支精兵强将,推动乡村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引导。善于“做人”的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思想上加强引导,从根源上查找问题,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引导乡镇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从思想上引导克服推、拖、懒、散等现象,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加强在思想上引导,在思想上让干部“断奶”,主动工作,善于工作,做好工作。
教育。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六条禁令》、区委、区政府下达了《八个不准》,有效刹住了干部队伍中“走读风、吃喝风、赌博风”三股歪风邪气,转变了干部作风。并加大了教育力度,利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例子抓好干部教育,使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得到了明显好转。此外,要教育乡镇干部树立“我行、我能、我成功”自信心。
培养。“铁打的单位流水的官”是指当前乡镇领导换得勤,特别是主要领导。但是党政主要领导用人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喜用人但不喜培养人。一方面培养一个干部需要的时间一般都要在二、三年,有些干部甚至需要更长时间的历练,另一方面,岗位的过于稳定性或者相对的不稳定都不利于干部的培养和成长。为此,乡镇主要领导要树立一种“选准一个、培养一个,培养一个、选定一个”,大力培养所需人才,让人尽其才,帮助干部根据自身特点准确定位所需之才,一方面要培养干部争当“万京油”,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当前乡镇急缺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树立一种“庸才是站错了地方的人才,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样一种人才观,根据干部的特长培养干部。
任用。在生活上关心、在政治上培养、在工作上任用这是对人才的最高鼓励和最大肯定。为此,我们要在用人上解放思想,建立一支与时代相适应的用人机制,打破干部身份限制,真正做到任人唯才、用人唯才,坚决做到宽进严出,提高乡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完善人才交流机制。对大乡镇与小乡镇、好单位与差单位进行适当的干部交流,增强干部的危机意识,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从根本上解决干部的出路问题,这也是推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如何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战斗力强、凝聚力强的干部队伍,是摆在我们当前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使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为此,要根据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因材实施才能有利于一方工作推动,才能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