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创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县市报告(2)
2025-04-27
2、建立完善市级党员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市委每月安排2-3名市级领导干部到市信访局接待上访群众,通过面对面的接触,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化解矛盾。
3、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八种风气”,建立健全勤政廉政制度。一是实行廉洁自律“六项承诺”。为了自觉接受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发《中共利川市委常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六项承诺》的通知(利发[2007]2号),承诺不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投标、经常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以与经营等市场活动;不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不为配偶、子女、亲友经商谋取利益;不违反规定配备超标准小汽车;不个人决定人事、财政、编制等重大问题;不参与打牌赌博、大操大办、公款旅游等活动。二是狠刹不正之风。为进一步落实中纪委“五不许”规定,加强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廉洁自律,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重申狠刹大操大办、赌博、收受和赠送“红包”不正之风的通知》(利办发[2007]1号),收到明显效果,社会反响很好。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治和纪律保证,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2007年全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意见》(利发[2007]3号)。坚持一岗双责,明确了责任目标。认真解决好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同时坚决加大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
4、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展党内民主,市委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团结和活力方面明显增强,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有效贯彻,民主决策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得到健全。并建立了定期向党外干部通报制度。我市农村党的“三级联创”活动《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由市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多次进行讨论,数易其稿,最后报请市委领导集体研究,广泛吸收了众多民主意见,制定出台后,基本符合我市全面发展的客观实际,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远见性。
(三)围绕固本强基,切实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抓好“三级联创”活动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的制定。我市“三级联创”活动的总体要求:坚持农村党的“三级联创”活动与建立健全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相结合、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新要求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三级联创”的内容,提高创建水平。我市“三级联创”活动的具体目标: 2007年,启动全市14个乡(镇)党委和578个村(居)党组织“五个好”目标的创建工作;市委重点抓好3—5个乡(镇)党委和100个村党组织“五个好”目标的创建工作,作为全市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示范点;2008年12月底前,力争90%以上的乡(镇)党委达到“五个好”的创建目标,80%以上的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 的创建目标,全市达到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市)目标。
2、落实管党责任制。市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组织部长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相关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专题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全市各乡镇、市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为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协作,齐抓共管。
3、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党支部班子建设是必须始终抓住不放的核心问题。2005年我市村支部通过换届,选举产生村支部书记570人(书记主任一肩挑的214人,高于全州水平的7.5%),年龄35岁以下的42人,占8%;36-45岁的346人,占60%;46-60岁的18人,占32%。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占68%。换届后村级班子年龄、文化结构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加强。对新的村级领导班子从思想、作风、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等方面加强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每一位成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真抓实干、吃苦耐劳的良好作风,增强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提高带民致富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