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管理:按照省厅要求,完成好合署办公任务,抓好路政工作。
——通行费征收:力争完成省局下达的收费任务,上解率99%。
——经营管理:工程处完成产值1亿元,实现利税15%以上;天科公司完成产值150万元,实现利税15%。
为完成上述任务,今年必须抓好10方面工作:
一、加强养护管理,打造一流路况水平
按照“迎部检、展亮点、创佳绩”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迎部检实施方案,增强责任意识,扎实有效工作,努力做到路况上少扣分,管理上不失分,亮点上多加分,高速公路不丢分。具体要达到“六必”要求:一是日常养护强基础,精细作业必落实。继续开展“好路杯”养护竞赛活动,着力解决路面平整度、破损度问题,各项指标达到省局规定要求,8月底前检查评比,按照竞赛方案奖罚兑现。对平定高速、国道312线、省道304线等实行标准化、精细化养护,加强村镇过境段养护和冬季养护,促进路况质量的整体提升。日常养护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分管段长担任项目经理,签定养护目标责任书,严格奖罚兑现,对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由总段纪委谈话诫勉。加大养护工作检查频率,机关各科室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对下基层途中发现的养护问题及时向总段反馈。二是养护工程是关键,程序管理必坚持。对养护维修工程要加强管理、科学统筹,确保按期完工,质量达到合格以上。近期要抓好设计编制、工程招标、人员培训和材料采备等工作;对路面病害要进行认真勘测,针对路况确定最佳技术方案;对机械设备要详细摸底,尽快拿出方案采购;严把材料采购关,如材料不合格,直接追究一把手责任,今年要把砂石料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三是桥隧养护讲三新,技术工艺必创新。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用在桥隧涵养护上;进一步完善桥隧技术档案和资料,特别对高等级公路桥涵隧的设计、养护等数据要更新完善,做到一桥一隧一档案、一涵一卡片;对桥隧涵要逐一检查,按期完成病害处治和刷新工作,确保部检时我段无一座危桥病隧。四是段站建设显特色,标准起点必提升。段站建设务必做到一步到位,达到美观实用。5月中旬召开现场会,选择工作出色的单位学习推广。7月底前完成所有段站建设和图表上墙工作。基建办要加快两个基地建设,积极学习东部地区先进经验,达到布局合理、设备精良、管理科学。五是机械养护增效率,作业方式必改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科学选型、合理配备一批操作性能好、作业效率高、能耗污染小的先进养护机械设备,特别对急需的压路机、通勤车、划线机等要抓紧列出计划购置。尽快制定详细的机械管理办法,建立机械设备电子档案,解决重购轻管、购而不用的问题。对高养中心、工程处机械驾驶人员实行竞争上岗、优职优聘。六是规范管理严要求,重外轻内必克服。规范化管理是部检的重要内容,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做到内外业齐头并进。5月中旬要对各自规范化管理工作评估打分,7月底前开展“回头看”,对照检查内容及标准查缺补漏,达到内容齐全、格式统一、归类合理、资料闭合;同时要创新载体,在信息化管理上求突破,力争将养护生产全过程的资料、图片都输入电脑,达到一目了然。
二、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公路改建质量
两条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要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建设管理行为、落实质量保证措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具体要达到“五化”要求:一是质量管理精细化。坚持工程质量责任卡和“零缺陷”管理制度;用实验检测数据指导施工,严把材料进场关、施工工艺关、试验检测关、计量支付关和分项工程开工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二是施工组织科学化。狠抓关键工程进度目标,上足人力设备,开展劳动竞赛,强化工作考核。对控制性工程,采取领导分项包抓,监理旁站监督,现场解决问题,集中力量攻坚,保证工程整体均衡推进。三是建设环境和谐化。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各方责任,妥善解决征地拆迁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对各种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在施工现场要设置醒目的安全防护设施、警示标志,安排专人指挥交通,确保车辆通行和施工安全。四是预算执行严格化。加强工程预算控制,强化全员成本意识,从征地拆迁、施工组织等各环节从严从细控制,有效控制成本不超概。五是建设过程阳光化。总段派驻纪检监察组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督。项目办在施工队伍选择、物资材料采购、机械设备使用、工程费用结算等敏感问题上,必须做到公正、透明,预防和杜绝违规违纪及腐败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