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全县而言,最大的矛盾和问题就是发展滞后。所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是全县最大的中心和大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活力××、构建和谐××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化战略。
(二)科学引导,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力,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的依法监督和统一管理,建立严格的规划责任追究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城市规划决策程序,增加透明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加快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步伐,完善规划体系,大力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编制工作,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加大规划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力度,加强规划机构建设。
(三)增强县城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县城是全县城镇体系的中心,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发展的龙头,起着辐射带动全县的核心作用。因此,优先突出县城的建设和发展,按未来形成中等城市的目标构架安排空间布局,力争到2020年,把县城建设成为山水园林、民族文化和最佳人居的特色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进一步完善县城体系规划。要按建设中等次级城市的理念来构架安排空间布局。把××的彝族文化、恐龙文化、山水园林、适宜人居等优势和特色融入规划中,体现在建设上。
“北进南扩”加快主城建设。近期,抓好南北片区建设,重点推进南北片区一期路网建设项目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的布局配套,要按中等次级城市的要求,认真研究,科学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之与中等次级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坚持规划,体现特色,做高城市品味。对于一个城市来讲,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影响力。只有规模而缺乏特色的城市,其影响力、吸引力不会很大。一是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举目见山,山水生辉,是××的一大特色。要以彝族文化、恐龙文化为内涵,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同时,在吃、住、行、游、购等方面也要突出特色,注重挖掘和充分展现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音乐舞蹈文化等。
(四)加快完善县城综合配套设施建设。集中精力抓县城建设,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塑造城市形象特色,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县城建设中要突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优先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联度最大、共享率最高、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加快城市防洪、排污与垃圾处理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城镇旧城区的改造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建设步伐,强化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搞好城市美化、绿化、净化工作,建设适宜人居的城市环境。近期,特别要抓住中央和省州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重点扶持的有利时机,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资金支持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确保年内实现县城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开工建设的目标。
(五)加大城市投融资体制经验推广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试点力度。一是要积极推广搭建社会资本融资平台,盘活土地资源,多方筹措资金的投融资经验,研究引进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的政策,充分吸引社会和民间资金参与城市建设;推进社会资本采取参股、受让资产经营权、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转让)、出租等方式,投资我县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工行、建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积极主动向各金融部门推荐城建项目,做好服务工作,为城市建设广开融资渠道,确保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职能,整合城市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公共资源效用最大化。二是以经营城市的理念,重点在城镇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和部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及城镇道路清扫保洁、绿化管养等非营利作业性市政公用服务项目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渐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通过对公共项目进行置换,把“死钱”变成“活钱”,加快市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