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新农村为了农民,又依靠农民,需要培育新农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新农村,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多方面内容,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通过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方位、系统化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四、十七届三中全会重大的历史意义
1.将“三农”工作放在了全局和战略的地位,确立了“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
《决定》重申了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强调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决定》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从五个层次概括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从四个方面阐明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要贡献。高度概括了3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的五条宝贵经验。这就是“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决定》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因此,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要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这些分析,使我们对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有了全局的认识,有了战略的把握,有了紧迫的使命感。
2.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决定》阐明了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出,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指导思想,举纲张目,重点突出,全面深刻,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