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股市运行情况。中国股市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路狂跌至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一年时间下跌4460点,市值蒸发2/3。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增速虽然减缓,但这其中有政府宏观调控的因素,处于起飞阶段的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中国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尽管中国也受到目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三大因素将帮助中国较好地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一是中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二是中国存在资本管制,这就为中国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三是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国政府过去4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由于有以上的良好基础,中国可以通过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
十七届三中全会正是在以上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下,为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变经济发展主要由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变为主要靠内需消费拉动而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
二、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根据全会《公报》,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和部署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全文约1.5万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六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战略构成,它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全面、系统、深刻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1.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强调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强调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从战略高度强调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在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四个方面的高度,论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指出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3.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困难。会认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