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7)把群众性创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十一五”期间,全市国家级文明单位要达到4处以上,省级文明单位12处以上,威海市级文明单位140处以上。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军民、警民、工农、厂街、厂校等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和开展适合本地、本行业、本单位的文明创建活动。各种创建活动都要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持之以恒,务求实效。
(28)深入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在全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广泛开展以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为龙头、以争创文明机关、文明镇、文明单位、文明户和文明市民为主体的系列创建活动。在农村,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为目标,结合奔小康、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开展文明镇、文明居委会、文明村、文明小区、“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要进一步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与加快农民脱贫步伐等工作结合起来,一道去做。
在企业,以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主题,结合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依靠工会、共青团及职代会进行思想教育活动。全面总结、推广“重发展、重道德、重科技、重管、重形象,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五重一创”活动的经验,搞好文明车间、文明企业创建活动。
在窗口行业,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开展公开承诺优质服务竞赛以及文明行业和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优化社会人际关系,树立良好行业新风。
在个体工商户中,以遵纪守法、文明经营和诚信经营为重点,继续开展评选“文明私营企业”和“文明个体工商户”的“双文明”活动。
在学校,以培育“五爱”思想,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新人为重点,全面强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素质,开展文明学生、文明小市民等创建活动。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教学工作,绝不能为错误思潮提供讲台和阵地。要充实和改进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在全市,以建设诚信荣成为契机,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大力开展诚信单位争创活动,深入开展优良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创建文明城市的“三优一创”活动。
(29)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群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楷模。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要改进宣传方法,让群众感到他们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各行各业都要注意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先进典型,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30)要做好对老年人的服务工作。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市老龄人口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要认真做好老年人特别是退(离)休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关心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关心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求。
(31)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下岗职工的思想和生活,为他们排 忧解难。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引导下岗职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自强自立精神,帮助和鼓励他们在新的岗位上重新创业。对外工和进城务工人员,有关单位和用工单位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切实承担起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责任,决不能放任自流。
(32)要抓好对社团组织的引导和管理。要组织有关部门在对我市现有社团组织进行认真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日常行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做好社团成员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