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切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层层签订《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了《**办事处涉及民族方面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完善民族团结稳定工作制度,推进协调民族关系“分级分类主办制度”,切实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落到了实处。
6、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目前我处共有民兵601人,其中普通民兵480人,基干民兵121人(重要目标警戒分队32人)。一年来,根据上级的要求,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军事任务。7月份组织了以城区三个村委会为主体90人的基干民兵军事训练。我处今年征兵工作征集25名青年参加了初检和进站体检,体检合格20名,政审合格19名。
(八)机关及基层自身建设走向效能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
1、积极推行绩效考核。办事处积极探索和创新乡处基层干部管理和激励新机制,从今年起,对全处机关、站(所)职工及村委会、社区干部实行绩效考核。此项考核激励机制以落实责任制为前提,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目的是通过定期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强办事处机关、站(所)及村委会、社区管理,提高机关、站(所)职工及村委会、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一是具有较强针对性。办事处针对乡处基层工作性质和特点,分别出台了机关、站(所)、村委会和社区三个绩效考核试行办法。二是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考核的内容涵盖了全处基层党建、社会事业、综合治理、制度建设、中心工作等各方各面工作,有利于推动考核单位更好地开展好各项工作。三是考核对象延伸到个人。各基层单位考核对象都延伸到个人,每个干部职工都要定期按标准考核。四是奖惩分明。明确了考核对象的具体奖励办法,并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根据得分情况按相应档次发放奖金,同时还对不得享受奖金、进行通报批评的分数底线和一票否决制等相应惩罚措施作了规定。五是考核次数增加。被纳入考核的处属各单位考核次数有所增加,其中机关、站(所)干部职工每半年考核一次,村委会干部每季度考核一次,社区每半年考核一次。六是考核程序严格规范。各单位考核采取被考核单位自评、党政办公室考评和办事处领导审定三结合的办法进行,党政办公室在考核过程中还将充分综合各站所和分管领导的意见,同时考核结果定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七是便于基层单位自我管理。对各位干部职工的自评具体由各单位负责人依据相应考核办法进行考评,进一步增强了各基层单位自我管理能力。八是有利于调动基层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办事处考虑到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委会、社区工资报酬低的情况,在考核奖励中,大幅度提高对其奖励资金,进一步激励基层干部做好村委会和社区各项工作。九是考核成绩与四项工作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等相挂钩。办事处将“四项工作制度”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各单位、各部门本年度绩效考核,同时办事将还将绩效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评定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依据。
2、认真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办事处以推行四项制度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农村便民利民服务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为了保证办事群众行使投诉监督权力,还专门设置了服务投诉受理中心,并公布服务监督投诉受理电话,负责受理、转办、答复社会对我处服务不满意的投诉,以及对四项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事件调查和考评工作。二是及时出台四项制度相关文件。先后印发了四项制度工作方案、实施细则等文件,其中出台的实施细则共21条,分别就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原则、办事要求、落实措施和责任追究作了明确规定,确保了便民利民工作有效开展。三是公开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办事处将《云南省行政机关八项工作承诺》、《**办事处机关人员公示栏》、《办事处和处属各部门服务承诺及监督电话》、《机关办公大楼示意图》摆放在大厅及各办公室显目位置,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五公开”,扩大了群众对办事处及其各部门工作的监督权,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了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四是便民利民服务运行程序规范。办事处四项制度办公室及各部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四项制度实施细则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认真开展好日常便民利民服务工作,同时实行挂牌上岗和AB岗工作制,每天安排1名值班领导,竭力帮助和指导群众办完所要办的事。计生办等涉及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的部门专门制定了申办事项流程图、办事程序和责任示意图、服务守则等,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方便。此外,处四项制度办公室对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和来信来访情况进行登记和督查,并将处理情况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反馈给办事群众,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从受理、承办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自实施四项制度以来,办事处共申办、代办事项85件,办结80件,参与服务的乡村干部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