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社会关爱。高度关注困难和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把已发现的62名艾滋病人纳入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立精神病家庭病床196人,坚持每月医生定期上门走访。城市困难小区居民物业管理补助方案已上报市经贸局。
1—10月份,共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证1300份,为70岁以上户口在本市、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297160元、5114人次。采取不同形式利用辖区内的35个老年文艺队共组织文艺联欢36场;在12个社区开展了“新世纪助老健康服务工程”,12个社区共为老年人免费检查心脑血管病1950人次。
加强对残疾人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了残疾人联络员;解决城镇户口的贫困残疾人176户358人低保问题,164名残疾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施残疾户种植桉树项目,已建成的**办残疾人桉树种植示范园目前种植桉树达670亩共14万余株。积极协调各类企业,推荐我处13名残疾人到各类企业就业;7月,组织全处残疾人联络员到上海等地培训考察。
现全处共有城市“低保”户2848户、6027人,占全市60%以上,1—10月份发放金额达9369027元;1—6月份,农村“低保”发放人数191户、537人,占全市的10%,发放金额122795元;1—10月份发放社会救济金95000元,发放优抚金352351.17元。
4、推进城市各项建设。①落实背街背巷项目建设工作。完成西城区待硬化修缮路面106条,100134.23平方米。②抓好社区办公楼建设项目。按照市政府建设一个中心、四个服务站的社区规划建设要求,目前已完成现场勘查、建设方案上报工作。③积极争创首批云南省文明城市。为确保首批云南省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处作了艰辛积极的工作并为我市最终获得首批云南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作出了应有贡献,目前,在创建的基础上,着手开展长效机制建立工作。④树立社区良好形象。**办事处12个社区以服务居民为本,以开展平安创建、绿色社区等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服务居民能力,为和谐社区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现荣获国家、省级尊老敬老模范社区各一个,省级、州级绿色社区各2个,省级文明社区1个,州级文明社区1个,市级文明社区9个,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个,平安社区1个。2007年**办事处被评为云南省社区建设先进单位。
(二)继续推进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办事处乡镇企业目前共有3361家,其中处办集体企业1家,改制企业9家,村(社)办企业8家,私营企业56家,个体工商户3296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9855人,现有固定资产达4625万元。全处乡镇企业1—10月份经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为:实交税金3193万元,完成计划的85.5%;增加值14981万元,完成计划的85.5%;工业增加值2042万元,完成计划的2357万元的86.6%;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产值1090万元,完成计划的100.9%;职业技能鉴定人数30人,完成年计划。
(三)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粮食生产开局良好。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710亩,比去年增3110亩,比计划增2710亩;粮食产量6431吨,比去年增943吨,比计划增943吨;冬季农业开发完成12680亩,比去年增1080亩,其中完成冬早蔬菜面积种植6500亩,比去年增500亩,完成年计划。
2、“四个万”支柱产业建设步伐加快。围绕“万亩无公害蔬菜”、“万亩葫芦梨”、“万亩竹林”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葫芦梨产业两个支柱产业,引进无公害蔬菜新品种56个,在西山种植蔬菜16800亩,预计总产量32050吨,经济收入达1613.68万元;种植葫芦梨10000亩,预计总产量达5000吨;种植竹子4700亩,甘蔗3420亩。同时抓好万亩无公害葫芦梨产业开发,引导社会资金进行鲜食和加工两个产品的合作开发,目前合作意向和合作方式正在商酌之中;努力培植农业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西山果蔬协会的作用,到昆明呈贡旭龙公司、龙田公司进行考察,与两家公司达成长期交流、合作预向,并就蜜本南瓜的收购达成口头协议。“万户商”的扶持现达3296户,扶持葫芦梨加工户4户,年加工葫芦梨5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