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需要有一定的书面材料的准备。因为在“陌生客户拜访”中,往往企业负责人给予我们的时间较为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虽然我们有针对性的为其进行了介绍,可能客户还无法全面理解我支行工作的服务内容。对此,作为支行,我们需要在书面材料上做一些准
备:一是要优选一些企业客户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并且产品和服务的优势进行一一罗列,用最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出我行在同类服务内容中的优势;二是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制作不同的材料,这些材料要尽可能的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来为其进行一个我支行业务的全面介绍,方便其进行了解。
第三,进行后期的信息跟踪和反馈。“陌生客户拜访”并不是说一次性拜访就完成了任务,因为开展此方案最终的目标是实现营销市场的扩大,挖掘潜在客户。因此,在前期陌生拜访的基础上,我支行还需要对前期的拜访成果进行追踪,譬如,在拜访的两周之后可以对公司负责人进行电话调研或者邮件调研,以进一步了解其实际所需,在拜访的三个月后可以进行“二次拜访”,并且可以携带本支行制作的铭刻有我支行联系方式的小纪念品,以实现对其的一个提醒。
篇15:拜访老师心得体会
1月7日中午,正当开完会急匆匆赶往银川河东机场的当儿,接到母校武汉大学我的班主任夏老师电话,我心想怎么这么巧呢?我出差的目的地正好就是武汉。于是我说:夏老师,非常高兴接到您的电话,我今晚到你家里去看望你。夏老师回答:难道你在武汉?我说:我在银川。夏老师很疑惑,你在银川怎么今晚来看我呢?我说我要给您一个惊喜。于是,急忙忙进超市顺手买了一些宁夏特产枸杞,1点15分,乘坐SC4798航班从河东机场起飞,下午3点25分,飞机准点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
我们主要工作任务是考察西北(银川)激光产业园项目,于是,直奔武汉光谷科威晶激光技术公司,参观、考察、洽谈、签约,一次高效率的工作。大约晚7点30分,一切工作结束进餐之前,我抽空到武汉大学,沿着曾经熟悉的道路,几乎没有任何周折就来到了夏老师居住的信息学部教工住宅。夏老师没有带我进她家里,而是把
我带到了教学楼,这里有她为我准备的一些武汉特产。当看到很多学弟学妹在比我们当初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的教学试验室学习、打牌、操作实习时,心里很是感慨,这是多么熟悉的环境,又是多么向往的生活方式啊!当夏老师热情地拿出给我准备的武汉特产并给我看她电脑里储存的我同班同学通讯录时,我心里很是感动,多么好的老师啊!感动之余,我做了两项决定,一是热情地邀请夏老师与她欣赏的我的同学在适当时候到宁夏旅游,我将热情接待,第二是留下夏老师的邮政地址,今后时不时要把宁夏特产给老师寄一些,也算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敬意。
热情交谈了约半个小时,因团结激光的晚宴还等待着我,不得不与夏老师告别。在车上,我及时给夏老师发了短信,表达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意,也再一次发出赴宁夏旅游的邀请。
在愉快的心情中,晚宴让我觉得十分幸福快乐,以至于晚宴结束回到房间又接待了陶总之后,竟然还兴奋地与一同前往的王总在咖啡屋听音乐喝啤酒直到12点。
1月8日早晨,当太阳徐徐升起,看着酒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和匆匆忙忙的人群时,心里再一次回想起年轻求学时的经历,就在这蒙蒙笼笼的意识中乘车来到天河机场,10点15分,SC4997航班准点起飞,当飞机降落在银川河东机场时,时间恰好过去了24小时。
多么紧张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篇16:拜访老师心得体会
朱老师是从丹东日报社退休的,今年69岁。原任丹东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报社摄影美术组副高职编辑。在我1979年从农村又重新调回市内工作后,勉励并指导我重新拿起画笔,为各级报刊创作漫画,选编和发表了我不少漫画作品的正是朱老师。记得那时,我经常会构思创作一些讽刺性较强、锋芒毕露的漫画作品,甚至具有政治性的讽刺漫画不少。是朱老师每次进行评点,指导我怎么样修改成可以公开见报的成品。他温文尔雅的举止,耐心细致的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总是给我莫大的鼓励和帮助。后来,我参加过劳动宫举办的漫画讲习班,经常与朱老师、__、曹文才、陈季先、李国祥等老画家们一起活动,还接触过从北京来丹东和本溪讲学的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
朱老师待人诚恳真挚,他和我同样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存在看不惯的想法。但是,我的表现则往往过于外露,从画作中可见一斑。朱老师往往站在党报的立场上,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怎样从一种良好的愿望出发,用画来表现出来,引发出使人警觉醒悟的结果,而不是极尽嘲讽之能事,无情打击有错误思想的人。以此来设计和创作漫画,怎么样能让人在笑中乐于接受。这样一种创作漫画的思路,使我启动了思维,开发了能与时代相合的作品。
后来,我在出版局工作期间的1992年,发现丹东市没有一份比较像样的交通旅游图,就萌发了设计绘制一种可以在全市发行的《丹东旅游交通图》,我在得到领导的支持下,找到了在报社工作的朱希彬老师,来请他给绘制《丹东市城区交通图》和《丹东地区旅游景点示意图》。这份由敝人创意设计,由朱老师落笔绘制的《丹东旅游交通图》,先后在丹东市出版发行了八年之久,中间先后印刷过四次。每次绘制都是请朱老师出山的。后几次他虽然退休,但是没有闲着,有各种各样的事务要每天忙,为了赶图,他往往夜间灯下戴着花镜、伏案勾画。在印刷厂校对和修改图样是个很细致很累人的事情,也是朱老师陪我完成。出版后所能支付给他的报酬虽然很微薄,他却从不计较。总是表现出一位“老布尔士维克”的本色。
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美术家,所以,他担任过几届丹东市美术家协会领导职务,辅导过大批青年画家,在丹东美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朱老师人好画也好,本该出品很多精品巨制的。但是,由于新闻工作的特点,他的绝大部分精力,都在报社中为配合报纸的出版,而每天埋头于设计绘制插图中。翻开他工作时期的丹东日报,几乎每天每版都有他设计绘制的插花、插图、题头等。工作量之大,时间之紧迫,压力之大可以说难以想象。每天都要埋头画很多的画。所以如果说多产的话,没有比在报社搞美术的编辑多产了。劳累也没有比报社美术编辑那样累!
我有五六年没有见到他了,退休后离开市内,往往经常想到要与他联系。可是,过去留的电话号码挂不通,听韩馆长说朱老师还在那个楼住。于是我前些天到丹东去,登门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声,我只好在门上缝中留下了我的名片,心想朱老师开门就会看到我已经来过,并可以跟我联系了。
今天我买了点水果,心想一定会见到他的。但也是敲门好长时间,才有朱老师的老伴来开门。这才惊讶地知晓,朱老师昨天刚刚从医院“出院”回家休养。原来是他病得很严重,并动了手术,割除了息肉。我敲门时,老伴正在给他的刀口处换药呢。我看到朱老师面色苍白,毫无血色地躺在床上,盖了棉被在身上。
朱老师见是我来看望他,很虚弱地点点头,面上显现一些笑意。我本不想打扰他,但是他却主动跟我说起来。我详细问讯了病情,问讯了朱老师家中的情况。看来有女儿女婿和老伴的护理,只是在医院病房得不到良好休息,没办法才回家疗养的。
随后,朱老师跟我谈起了美术。他说自己确实因为工作的关系,把一辈子都奉献给党报了。而自己的美术创作就没有什么“建树”,“东西不多”。自己也看到社会上不少后来者居上,出名成才的年轻画家层出不穷。尽管这样,“我并不后悔”。朱老师说:“真正搞艺术的,搞美术研究的人,是没有几个能发财的。因为他们把自己已经融入社会,奉献给党和国家了,只能把有效的时间和才能,无私地奉献给工作岗位,才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朱老师还说:“没病的时候,我还有许多想法,过去在职时期没有时间画创作。现在退休后有时间了,就做了些计划,有许多画想画。可是,这一病就不行了,恐怕很难完成自己的设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说:“现在您一定要静心养病,不要想的过多了。将来病好后,你还是可以重新做起来的,您还没到古稀年龄呢!”“听说,你搞了个网站?做得不错啊!”这朱老师是报社老人儿了,消息能不“灵通”吗?我说是,坚持了四年多了,现在还在给一些企业和个人制作网站呢”接着又谈了些关于网站的事情。
大概我在老师家中呆了有四十多分钟,我想不能再多和他谈话了。他身体依旧是很虚弱的。所以,我最好是赶快离开,让他休息才对。
我道了别,一再请朱老师“多多保重,好好疗养”并说,我一定会再来看您的!
临行时,我对朱老师的身体也不大好的老伴说:您受累了,您也要保重啊!
人都是要衰老的,这是自然规律。但是,老年人患病,却是很不幸的事情。我不知道自己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老年人,一生中做过很多业绩、尤其在文学艺术等各方有所建树的人才中,身体非常健康之人还有多少呢?
在回家的车中,我有些伤感地想,像朱老师这样的老人,将自己的一生都交付给党和国家了,而自己没有积攒下钱财,没有成为大款,甚至本来有条件成为名人的也无私地放弃了。他们最后只剩下病弱的身体啊!我们的组织我们单位,除解决他们的医疗问题之外,还能不能再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呢?而作为老师的学生,我还能为老师做点什么有益的事情呢?
现在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祝愿:亲爱的朱老师,病体早日康复,欢乐愉快地度夕阳!
篇17:关于拜访客户心得体会
昨天和公司同事到西环那边去拜访客户,感受还是比较深的,机械厂的相关负责人并没有我们当初想象的那么难说话,相对来说态度还不错,尽管我们有些是没有提前预约的!从和他们的交流中得知,其实厂方都是比较重视网络宣传的,唯一担心的就是广告效果问题。毕竟现在电子商务是一种潮流和趋势,在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在广州的举办的网商会上马云老总精彩演讲中也同样提到:“现在不做电子商务,五年后你会后悔”可想未来的电子商务对企业及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虽然我们现在所提供的拓普搜索引擎知名度暂时不能和那些知名门户平台相媲美,但是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宣传平台,我想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利弊,虽说成熟的平台有一定得浏览量和知名度,但是全国那么多的企业都在其上面宣传自己的企业及产品,真正能带来的广告效益,估计也只有企业自身最清楚,与其在这片红海里撕杀巨额的广告宣传费用,何不分散一点的广告费用寻找一片属于自己企业产品宣传的蓝海呢?任何一个平台并非都是一夜成名的,包括现在的大家都认为很有名气的百度、谷歌、搜狐、阿里等,我们现在只是看到它出名的一面,有谁又了解他们当初不被认可,以及被慢慢接受的艰难历程呢!
我坚信我们的拓普搜索引擎一定会有知名度的一天,只是时间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早点决定就会是最大的收益者,它是全国唯一一家采用固定排名的搜索平台,现在已经得到很多企业主的认可,并且我们和移动一起共同推出:“用拓普搜索,送手机话费”活动,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使用我们的平台。只要专注于一件事情,我想一定能把它做好!
在此也衷心祝愿我们广大企业用户生意兴隆,万事大吉!
篇18:关于拜访客户心得体会
这几天和李经理一起去回访我在第一次拜访的客户中对我公司8222板卡感兴趣的客户。今天是拜访的第三天,已经回访了四家客户。但是从拜访的情况来看,结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客户对大尺寸的板卡需求偏少。
在回访后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次拜访时对客户的信息掌握的不准确。就拿今天拜访启悦光电来说,李经理和他们谈了将近5分钟就知道了我公司的产品和他们公司的需求对不上,这让我很有挫败感。在第一次拜访的时候我主要是向他们公司的戴经理介绍我公司的sunplus和mtk的方案,戴经理确实也认真在听,还时不时的用笔做记录,但现在我发觉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没有抓住拜访客户时的重点----了解客户的需求。
当时戴经理也说了他们主要做国外市场,那时候由于刚进入到这个行业,认为国外也有模拟电视,心想模拟电视全世界应该都一样,因此也没有强调我们的8222只能适应国内和东南亚市场。
为了更好,更有效率的从事销售这个工作,我觉得在每次拜访客户之前应该明确自己拜访的目的,在拜访的过程中应围绕预先拟好的目的提问,做到高效拜访,需要了解的信息可以参照公司的客户拜访登记表。在需要了解相关的信息时还应事先设计好问题,这样层层递进,做到不盲目提问,同时也可以防止和客户聊天时冷场的局面。
拜访时要了解到得比较关键的信息:
目前采用哪家的板卡?什么方案?价格多少?
产品主要销往哪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尺寸?大小尺寸的出货量?
公司采购的一般流程?决策者?
以上是主要信息,除了上面要了解的信息之外,还可以问以下问题来了解信息:
近期是否会有采购板卡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