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2:关于2020网上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对于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85年前,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集结出发,一路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伟大长征。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不懈奋斗,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自此,一条熠熠生辉的红飘带,永恒地铭刻在神州大地,荡气回肠,历久弥新。
85年后,重走长征路又成为热议的话题,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共和国是红色的,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正是对红色基因传承的不朽信念,正是共产党人饮水思源时刻为民的情怀。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再走长征路,既是一次响应中央号召的过程,也是在精神和行动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过程。
弘扬长征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伟大的长征精神,至今仍激荡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我们年轻人应该多了解长征故事,多学习长征精神,同时搞好生活和工作,为社会作贡献,为群众办实事。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长征精神永远不过时。
篇13:网上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800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来到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此次考察期间,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强调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党要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决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
坚守为民情怀永不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离开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将一事无成。在新长征路上,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员干部要当好新长征路上的“排头兵”,不管权力有多大、职位有多高,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都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不能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要用实际行动彰显对人民的绝对忠诚,在人民需要时能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问题不躲闪、遇到矛盾不回避,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坚持革命信念永不变。“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从来没有胆怯过、害怕过。相反地,越是困难时期、越是面临考验,他们的革命意志越坚定,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我们党虽然经历了诸多磨难,但最终还是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挺过来了,从苦难走向了辉煌,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长征胜利靠什么?张闻天回答道:“没有理想,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也给出了答案:“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在新长征路上,面对“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四种危险”的尖锐性、严峻性,党员干部要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能够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无论何时都不变本色、不丢信仰,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信念坚定不动摇,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不含糊,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铮铮誓言。只要党员干部有了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就能够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就能够避免“东张西望、六神无主”,就能够防止“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传承英雄遗志永不忘。“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懂得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今天的美好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无数革命英雄用鲜血换来的。革命英雄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人民不吃苦、不受罪、过上好日子,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和第一流的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幸福地生活着,才能挺起腰板做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缅怀革命英雄,回顾他们的奋斗人生,是为了能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而记住来时的路、走好脚下的路、开辟未来的路。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革命先辈甘当铺路石和梯子,用生命为我们打开幸福之门。历史不会忘记,英雄从未走远,党员干部要传承英雄遗志,弘扬英雄精神,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坚决同否定英雄、污蔑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斗争。
篇14:网上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800字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向人们传达了只有秉持崇高理想、坚持不懈奋斗,在战胜敌人的同时战胜自己,将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相连,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创造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创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奇迹的中国红军,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磐石般的信念,在敌人围剿、物资匮乏、路途险阻下克服重重困难走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顺利完成会师,最终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钢铁战士。在江西于都的长征集结出发地,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现在是新的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练就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钢铁战士,同样需要真的理想、铁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
在不忘初心的使命情怀里淬炼“真的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新长征路上,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清楚坚持什么理想、怎样坚定理想、高举理想旗帜是为了什么,只有将理想与初心使命、与时代主题相结合,才能在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砥砺前行中淬炼出真正的革命理想。
在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里磨练“铁的信念”。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长征中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最重要的信念就一条,就是相信共产党,相信红军,相信共产党做的事情就是为穷苦老百姓好,相信共产党说的就是真理。新时代的今天,焦裕禄、孔繁森等人的夙夜在公、舍己为公;黄大年、廖俊波等人的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王继才几十年如一日的守岛;张富清的深藏功与名……在这些人执着坚守的背后靠的是对党的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强大信念。新时代长征路上,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在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里磨练铁一般的信念,才能在纷繁杂乱、个性张扬、千变万化的时代里凝聚铁一般的力量。
在担当作为的时代征程里反复摔打练就“钢铁战士”。生铁需要在高温压力下经过熔铸、淬火、捶打才能变为更坚硬的钢铁。舒适的环境、安稳的现状、和风细雨中的平坦大道练不出能勇立潮头、攻坚克难、无畏向前的钢铁战士。新时代长征路上需要作为人民战士的每一名共产党员具有真的理想、铁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在千丝万缕汇一线的基层经历千磨万击的实践磨练,在急事、难事、大事、关键事的事业创新中经历千锤百炼的实践锤炼,在发展攻坚期、改革爬坡期的时代征程里担当作为、反复摔打,磨韧劲、锤干劲,从大浪淘沙始见金中练就扛得起担子、担得了责任、经得住磨难、打得了硬仗的钢铁战士,走好新长征路,打好新时代改革发展攻坚战!
篇15:网上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800字
践行树立目标
重走长征路,本身就是一次良好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我们在了解革命先辈光辉事迹的同时,也会让大家通过自身作为与革命先辈的事迹对比来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于如何做合格党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目标。什么样的党员才是合格党员?身处艰苦环境却依然坚定革命信念的才是合格党员,就如同革命先辈们面对雪山草地依然斗志昂扬;面对艰难前程依然坚持革命理想的才是合格党员,就如同革命先辈们面对二万五千里长路依然一往无前。所以,重走长征路,不光是为了纪念革命先辈,同样也是为了践行我们的革命誓言,以革命先辈为目标,做一个合格党员。
触动坚定底线
重走长征路时,革命先辈们的种.种事例将予以大家深深触动。革命为何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是因为我们党是一个受人民群众支持的政党,是因为我们军队是一支受人民爱戴的军队。而当之所以能受人民群众支持,军队之所以受人民群众爱戴,这是因为我们的党和军队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有着崇高的道德追求,对于党纪党规严格遵守,对群众百姓秋毫无犯,坚守做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所以,重走长征路,也是通过正面典型的激励,通过正面事例的触动让我们对党纪党规有更加充分的感受,对于党纪党规的底线有一个更加坚定的认识。
升华提高境界
重走长征路,一路的荡人心魄,一路的感人肺腑,经过这一路洗礼,大家的心灵为之纯净,思想为之纯粹,精神为之升华,再通过重走长征路过程中的学习讲座,大家对于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高屋建瓴,于革命方向,政治路线上继往开来,革命先辈的事例润物无声,于行为准则,做人标准上发人深省,两者相互映照,交相辉映,让我们在升华精神的同时个人境界为之提升。
二万五千里长征虽然结束了,但是革命的长征还在继续,我们依然不能有丝毫松懈,特别是我国目前出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稍有差错,就会对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造成严重的损害,所以,我们要学会以仍在走长征路的心态要求自己,加强对“两学一做”精神的学习,来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
篇16:网上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800字
河北西柏坡、山东沂蒙、福建古田、陕西延安、江西井冈山、江西于都,这些中国革命老区(简称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它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0多个县、市、旗、区。老区人民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于都县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也是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于都全县为革命牺牲、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就超过了1.6万人。
1934年10月,红军在于都县集结出发,开始了漫漫长征路。这里正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横渡的第一渡口。为了架设浮桥,于都县老区百姓捐出了门板、床板、店铺板,甚至是维持生计的渔船、料理后事的寿材板。为了避免飞机轰炸,隐蔽战略意图,晚上架桥,凌晨拆桥,反反复复15次。
总书记常说,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要饮水思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