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有新突破。一是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组织“农资打假保春播”专项整治活动,与工商、质监等局共同开展了三次联合执法,深入到各等街(场)乡镇和农资大市场,检查种子、农药、肥料等经营门点351家,查处违规农药135公斤、未经审定种子200公斤、过期肥料2吨。二是加大检测力度。针对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出动检测车,在全区开展巡回检测,元—五月份检测基地、市场蔬菜样品5830批次,合格率达99%以上。三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将2530份《*市农业局20*年春播作物主推品种公告》、《20*年重点推广农药和药械品种公告》等张贴到集贸市场、经营门点。大力开展诚信守法经营承诺签字活动,与经营户共签订了承诺书376份,其中种子120份、农药256份。举办全区种子、农药经销户培训班,受训人数376人。
(六)在服务“三农”工作上有新突破。一是加大春耕备耕服务力度。确保优质种苗供应,供应西甜瓜苗660万株、茄果类蔬菜种苗506万株。确保农资供应,备各类农作物种子750吨、化肥4万吨,组织农药200吨,供应农膜820吨,农资比较充足,满足了春耕需求。推动机防建设,组织机动喷雾器500台,发送到全区11个街(场)、乡镇及有关村。二是加大春季培训力度。把3月份作为科技培训月,开展“科技抗灾暨春季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将农业科技送到农民手中。举办各类培训班21场次,培训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3800人。3月14日在消泗乡影剧院举办集中培训班,培训农民300人,重点讲授网箱养鳝、春季鱼种投放及鱼病防治技术;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在*、张湾、大集举办村级培训班20场次,重点讲授莲藕、瓜蒿、蔬菜栽培技术。三是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开展“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元—四月份培训1997人,结业并转移1218人。四是畅通西甜瓜流通渠道。大力宣传招商,组织两个专班,历时6天,深入3省25市县;狠抓营销服务,组织18人专班,进驻茅新集市场,开展超市配送、统一品牌包装、招商等服务,销售西甜瓜63.7万斤;打造*西甜瓜品牌,于5月26日在茅新集市场举行“*城市圈名优农产品——*西甜瓜联合采购启动仪式”,与武商量贩等8家*城市圈名优农产品营销协会会员单位签定了西甜瓜购销协议,并举行首发配送仪式,现场发送西甜瓜5万斤。
上半年,我区现代都市农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促进生产发展能力不强。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制约了农业规模经营发展。五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较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任重道远。六是特色产业发展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莲藕比较效益下降,西甜瓜因多年连作出现病毒病等。
二、下段工作打算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紧紧围绕“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题,走*特色的差异化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道路。坚持发展特色种植业,着力打造莲藕、优质西甜瓜、藜蒿、无公害蔬菜、鲜食毛豆五大板块;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着力实施12个市区共建项目、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3万亩鲜食毛豆基地建设项目、15万亩省级蔬菜板块建设项目、西甜瓜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等五大项目;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着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家园建设致富门道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农民培养、农业科技抗灾、扶贫开发与农村能源建设六大服务,力争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
(一)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在推进特色板块打造上下功夫。一是加大农业投资整合力度。以规划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按照“使用性质不变,下达渠道不变,管理职责不变”的原则,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予以整合。建立并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形成“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项目向板块基地集中,资金向特色产业倾斜”,实现项目最优组合和最佳配置,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板块基地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二是加大特色板块建设力度。以土地规模经营为重要推动力,以致富门道明晰项目为抓手,紧扣“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环节,全力打造莲藕、优质西甜瓜、藜蒿、蔬菜、鲜食毛豆五大板块。加强板块基地建设。坚持集中连片发展,进一步打造8万亩莲藕板块基地、万亩瓜蒿高效模式基地、楚天藜蒿第一村、15万亩蔬菜板块基地、3万亩鲜食毛豆基地。提高产业质量。莲藕产业推广节种栽培、机械挖藕等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发展藕—菜、藕—荸荠等高效模式;瓜蒿产业加强育苗中心建设,提高育苗能力,加强西甜瓜病毒病全程防控和藜蒿激素监管,推广精品瓜、异型瓜种植;蔬菜产业着力发展快生菜、保护地设施栽培和马齿苋生产。大力发展深加工。开展罐装藕汤、莲藕面条、藕粉加工,开发莲藕富纤维饼干等新产品,开展藜蒿茶制作、藜蒿精油提取加工研发。
(二)培植龙头,发展加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上下功夫。一是培植大龙头。坚持做大、做强、做优的原则,选择1—2个带动农户能力强、科技开发能力强、加工增值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大中型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二是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培育和整合莲藕、大米、水产品加工产品,统一品牌对外宣传、推介,鼓励企业申报中国知名商标、名牌产品等称号,积极支持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对产品进行商标注册。三是打造三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莲藕加工产业链以富泰天乐公司、天慧公司、九真山食品公司为龙头,蔬菜(马齿苋)加工产业链以绿佳科技公司为龙头,大米精深加工产业链以天安、开成公司为龙头,3条加工产业链年产值均过5000万元,带动订单基地2.7万亩。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永兴莲藕专业合作社、惠农西甜瓜专业合作社等大型合作社为重点,规范、提升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改造一批原有协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领办,新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以人为本,强化监管,在推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上下功夫。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改进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监管方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健全网络。在重点蔬菜基地村、城关集贸市场和超市建立一批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室,配备检测人员和检测仪器,进一步提高网络覆盖面。加快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组建。二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大力推行*莲藕、优质西甜瓜、快生菜标准化生产,加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示范区建设。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进一步健全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实行许可、经营、安全使用的全程监管。加强市场检查和整顿,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依法查处违法案件。四是加强蔬菜农残监管,加大检测力度,对基地、市场蔬菜产品开展例行监测、巡回抽检,督促、指导各自检机构加强自检。积极组织实施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五是加强病虫测报和防治技术指导,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指导农民正确用药、科学防治。
(四)加大力度,创新方式,在推进“三农”服务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一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围绕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猪—沼—果(鱼)”等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在血防疫区实施“一建三改”整村推进,积极实施“沃土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开发劳务经济。立足“全民创业”,一手抓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本领,一手抓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推动“劳务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三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产业扶贫,创建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新开展“五个一”扶贫工程,即培育一个品牌、建立一个基地、兴办一个产业、突出一个特色、培育100户科技示范户。四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强新型喷雾器等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推动全区植保机防服务组织覆盖面达到45%。充分利用农艺、物理、生态等综合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积极推广杀虫灯、诱虫板等无害化杀虫器械,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篇15:区农业局食品放心工程的工作总结
区农业局食品放心工程的工作总结
至XX年底,**区农业局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1060人次,检查农药(化肥)经营企业108家次,种子代销点8家,兽药经营企业88家次,查获各类假劣农资80多公斤。完成农作物种子标签抽查40个,合格40个,合格率100%;农药标签抽查70个,合格56个,合格率80%;兽药标签40个,合格30个,合格率75%。全区查处农资经营案件13起,罚没款1.12万元。其中农药立案查处6起,罚没款0.64万元;兽药立案查处7件,罚没款0.48万元。本局所立的案件已全部结案,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起诉的案件。
一、加强专项整治
一是强化了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按照省农业厅转发农业部关于组织开展假兽药查处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对已列入农业部通报中的非法企业名单及其不合格兽药名单及时印发给各乡镇(街道)及兽药经营单位,督促本辖区内兽药经营使用单位,自觉清理非法企业生产的假兽药产品,并保证不再经营、使用不合格的兽药。与此同时,我局还主动联合区农资打假成员单位开展兽药经营、使用情况的专项整治行动。此次专项检查活动,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重点抽查兽药经营点88个,畜禽养殖场5个。检查中,尚未发现有通报中列指的非法企业生产和涉嫌假冒合法企业生产的假兽药产品。但对检查中发现的其他违法行为,我局依据《兽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严厉查处。今年以来,全区兽药立案7起,没收各类不合格兽药约45公斤,罚没款0.48万元。同时对经营兽药不规范单位及时作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份,责令业主对照通报中的假兽药名单,继续自觉清理不合格兽药品。同时,为贯彻落实**市食安办《关于彻查消毁问题奶粉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我局及时对辖区内的10家奶牛养殖场和5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还向业主们宣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发放了违禁药物清单等宣传材料300多份,强调了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的社会危害性和法律责任,要求养殖单位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经营,排除了安全生产隐患。通过整治,进一步提升兽药质量,规范兽药市场秩序,促进了我区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是开展生鲜乳专项检查。我局高度重视对问题乳粉及含乳产品的核查、清查及清缴工作,按照省、市、区食安办的“关于开展问题乳粉核查、清缴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清查及清缴工作,落实相关责任。出台了《关于成立**区农业局“问题乳粉“清缴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莆城农〔XX〕155号)文件,成立了“问题乳粉”清缴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置举报电话(2686709)。及时组织动监所、畜牧站、饲料办等技术人员,深入检查辖区内6家饲料生产企业和5家奶牛养殖户,未发现企业仓库存有“问题乳粉”和使用“问题乳粉”作为饲料原料的现象。同时向饲料生产企业和奶牛养殖户宣传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在清缴阶段,与6家饲料生产企业、5家奶牛养殖户签订责任状,并把“公告”贴在显眼位置,确保清缴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开展认证产品专项检查。强化对认证的4个无公害农产品监督管理。重点检查认证农产品的资质、产地认定条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一是检查认证管理的有效性。全面检查各级管理机构认证管理制度建立和运行现状情况,同时检查“三品”认证申请者资质变化后有无及时申请变更。二是检查生产经营的规范性。按照“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的要求,调查、了解和查阅获证单位的落实情况。三是检查产品质量的安全性。狠抓原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检查,从源头上保障“三品”质量安全。
二、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
为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氛围,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印发明白纸。制作并发放《给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关于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的通告》、《禁用农药和限用农药清单》、《购买放心农药简明挂图》、《农药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业政策法规手册》、《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等宣传材料5200多份;并把部分假劣农药、兽药陈列出来,向农民传授识假打假知识达630多人次;
二是悬挂宣传条幅。在镇街主要街道、种养重点村、东圳库区悬挂了20余条横幅,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特别规定》等内容;
三是搞好技术培训。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我们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和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等统筹安排,共同进行。XX年共举办了7期龙眼培训班,参加人数260人次;组织龙眼果农进行现场基地观摩3场次,参加人数160人次;印发果树安全生产农业科技简报6期、食用菌科技简报1期;在畜禽养殖主产区举办技术培训班3期,参加人数300多人次;同时通过多媒体向广大种养户讲授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法》、《省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办法》、《科学使用农药》、《科学施肥》、《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规范农业生产记录》、《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农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追诉的七种罪刑》等法律法规和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技术人员继续培训班上,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等。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