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案上(6)

2025-08-27

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阿育王和佛教 基督教的产生、传播与分裂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传播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和扩张过程中的作用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经典

①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过对基督教产生的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况、分析的能力。

③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的作用的讨论、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④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②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使学生认识为什么统治阶级要利用它。

②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21

③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关于一神教的宣传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

难点:基督教会的演变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亚非的几个大河流域,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其中古代印度不仅产生了古老的文明,还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你想知道释迦牟尼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佛教又是如何兴起和传播开的吗?另外两大宗教又是怎样诞生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 新课教学 一、佛教 1.佛教的产生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思考: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佛教教义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

2.佛教的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

3.阿育王与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中叶,定为国教。 二、基督教

22

1.基督教的产生

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相传创始人是耶稣。 2.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

基督教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3.基督教的发展及分裂

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 三、伊斯兰教 1.背景

长期以来,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各部落有着不同的信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很不平衡。6世纪时,建立统一国际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愿望。在这种前提下,一神教的产生,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创立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号召人们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

3.发展

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思考: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什么作用?

第7课 古代科技和文化

2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古希腊科学家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及其成就 《荷马史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伊索寓言》、《俄狄浦斯王》和《天方夜谭》 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及其建筑特点

①比较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了解两种早期文字的特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通过学习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及对教材有关插图的观察,了解其建筑风格,并认识到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③通过课中题及课后的畅想天地和文学欣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历史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师生问答和教师生动的讲解介绍,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就。

②通过卡通问答,结合中国的甲骨文,让学生了解文字产生的过程,认识到文字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人类文明产生的一般性标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先人文化成就的尊重赞美和欣赏的态度。

②通过介绍古希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③通过文学、戏剧和建筑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24

重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古希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 《荷马史诗》 《伊索寓言》

难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异同 如何欣赏古典文学名著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将一杠杆原理教具带入教室,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其中包含有什么科学原理吗?这一工作原理首先是谁提出来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这位科学家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中有所介绍,希望同学门如古人一样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新课教学

一、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1.古埃及象形文字

出现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发明人:古代埃及人

特点:用图形表示事物或概念

影响:是后来世界通用的字母文字的源流之一。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出现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发明人:苏美尔人

特点:用木棒和芦苇杆等做笔,用粘土制成半干的泥版做书写材料,把文摘刻在泥版上,木棒和芦苇杆等在泥版上刻画落笔后笔画极似楔形,故称楔形文字。

影响:是两河流域众多民族通用的文摘,对西亚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古希腊的科学家

25


九年级历史教案上(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工程力学习题集(二)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