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文,颠和颖意思一样。
两个田垄的禾苗交接长出共同的穗叫颖
郑玄传?,孔颖达正义
毛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五)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参考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内容: 1、什么是汉字的结构,为什么要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
汉字的造字结构与古代汉语学习的关系——掌握本义,并由此进一步掌握引申义。 2、汉字结构的类别:六书,六书是古人对汉字结构类型的归纳:六书的内容与理解。 3、怎样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关于利用楷书材料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问题。 4、汉字的发展及其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
(1)汉字的造字结构: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与古代汉语学习的关系:掌握本义,并由此进一步掌握引申义。
(2)六书是古人对汉字结构类型的归纳:六书的内容与理解 (3)关于利用楷书材料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问题。 (4)汉字发展分为两大阶段:
-古文字阶段(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现代文字阶段(隶书、楷书到现行的简化字)
(5)汉字发展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表现在笔划形态和组装结构两个方面。汉字的结构就是汉字的形体构造。对汉字书写结构的分析。(弓长张,立早章)对汉字进行字形编码。 (6)汉字结构,六体四书 左右、上下、包围、穿插----四种结构 5、汉字的结构与发展一讲的参考书:《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出版。
(1)汉字结构的类型,古人的总结《六书》——即六种类型。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五六书是对造字结构的归纳: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
(2)外形和部件的发展汉字的结构就是汉字的形体构造。弓长张,立早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六)
(3)对汉字进行字形编码时需要分解汉字的形体结构,把方块汉字看作由构字单元组合而成。解析时考虑:构字单元的数量控制;各种形态的构字单元归类时应该比较直观。
(4)汉字的造字结构:一个汉字被创造的角度和过程;其构形如何为表意服务?为什么要研究汉字的造字结构?
世界上的文字体系大致可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大体系。 从句——到词,是一种伟大的进步。
日文:节拍文字?汉语,音节语言?语素音节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一般都是根据一定的意义来造字的,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古人刚开始创造汉字的时候,构造字形总要服务于一定的意义。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七)
甲骨文中90%以上的字形都是假借用法。 一、汉字和语音没有直接的联系。
1、形声字的声符本身,也是一个象形符号。 (1)语音发生变化后,人们并不会去改变字的声符。 (2)不同方言区的人用同一套汉字系统。
2、拟声字或象声字,也是作为一个意义符号来创造的。
例如:嘟:假借“都”来表声音,后来人们加上“口”字旁,新字“嘟”专门表示声音。 许慎《说文解字》:“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从邑者声。” 二、为什么要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
通过对造字结构的科学分析,我们可以推求字、词的本义,从而帮助我们学习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举例: “章”的造字结构:
许慎《说文解字》:“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
“字”的造字结构:
有生育、养育的意思。生孩子、可以引申为爱护。
(苦山)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字:生育的意思。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八)
(1)妇人怒曰己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遂誓施氏。 ——《左传。成公十一年》
亡,失去、丢了; 字,养育( 字,乳也)。
译:妇人愤怒地说:“你自身不能保护你自己的妻子而失去了她,又不能养育人家的孩子而杀了他,跟着你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好结果呢?于是对着施氏发誓,我回去一定不会跟着你生活。 (2)文字的“字”,繁衍的意思。汉字的数量相当多,汉字的形体面貌各异。
许慎:“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开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滋乳而浸多也。” ▲文字的字,先文,画其形造象形字,成独体字(独体字的每一部分都是用来象形的线条)。
再成合体字,衍生更多的字。(合体字,由两个部件合成一个合体字。
▲滋乳:用有限的象形字,通过象形字的组合来产生众多的形声字。
▲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的本义,并进一步掌握引申义,从而更科学、更方便地学好古代汉语。
三、汉字结构的类别——六书。
1、“六书说”的本质:对汉字的造字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若干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最早提到六书的是《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成书于战国中晚期。 (2)六书之名: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时八岁入小学,故周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艺,谓象形、象事(指事)、象意(会意)、象声(形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也。”
▲东汉郑玄《周礼.地官.司徒.保氏》,注引郑众:“(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2、结论:
(1)“六书”由来已久,最迟在战国中晚期就有了“六书”的名目。 (2)“六书”与汉字教学有密切的关系。 二、“六书”的内容
1、指事:“一曰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分两类, 一类,使用纯粹的记号来表意,如上、下;
二类,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再增加指事性的符号,如“亦”(原字意,腋),后来“亦”被假借为副词“也”,就造了“腋”字。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八)
2、象形:“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朱骏声《说文六书爻列》纯粹象形字二百四十二文
采,釆
3、形声:“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名,字; 譬,相近。以声音相近的字相成。
用一个象形字作为某种意义类别的代表(意符),再取一个譬来相成(声符) 《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为策。”策,册
4、会意:“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谊,义也,通假。撝,后作挥
把两个汉字并排放一起,并且两个汉字的意义也合在一起。
5、转注:“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造字的动力
6、假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与 通假
假借,本无其字,为假借。如“不”,原为鸟翅,借假为否定词“不”。 通假,本有其字,为通假。如“蚤”,本有“早”字,以“蚤”通“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