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体,拿这个整体来照我的身,用这个来进行混照,得出整体性。古人他不懂得混元气,天地怎么变过来,他们不大清楚。我们懂了,全是混元气的作用,什么都有了。混元气往里边一收一混化,之后一照就够了,直接简单,所以好懂。“念自无得而著”,心念,天地虚空的,著到那里去?著不著具体东西?你总想虚空来照、总想虚空来照,没具体东西了,总想那个气。所以这样念头就不会执着到别的东西上去了。“心自得而不贰焉”,这样心念总想着虚空,想那个虚,就没第二个念头了,心就专一了。这就是咱们智能功要讲的,把意念集中到混元气上来,道理就在这个地方。想外面,想内外开合,意念不会乱。)
“如是体行。实虚必自镕一。功到镕一。已造化境。以无分别。故名曰浑。而必继以浑忘者。并此存浑体用而悉释之。”(虚和实相通了,没什么区别了,成为一体的了,恍恍惚惚了,这样就到了化境,没分别了,没分别称为浑。然后再行“浑忘”,把它都忘了,什么都不想了,忘了,其实忘还不能全忘,里面还有个真我在。“并此存浑体用而悉释之”,这里说的是“浑”的体和用,从拧在一起再把它放开,把它都解释了。体和用不能老那么在一块拧着,它应该是松松夸夸的,意识里要把它松开。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李泥丸修炼到的功夫比较深,这句话如果没有很深的造诣的人,是写不出来的。但闵小艮对他这句话没有解释。这一般是在练佛家功一般到了明心之后的再化身体得到内在的那个性了,以后就需要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贴到里面去。咱们平时讲念头专一,再以后看佛家的大手印,看明体,得了明体,那明体基本还是明心的初级阶段,到明体了,把意识一切和明体结合起来,结合起来了,专一起来了,专一后,结合得很死了,然后再松开它,不能那么死死地捆着它了。那个境界,相当于临济宗所说:“任取蓬头看傀儡,牵线全籍里面人”,看傀儡在动,里头还有个牵线的。我们人的行动都是从里边,从内在的那个心性那儿,从那儿发出命令来。要牵、牵、牵,以后牵、牵得很紧了,一开始我们牵不着,不知道在那儿动弹,以后知道从里边连上了,每个事都连起来。每个事都连起来,连得很紧又不行了,还得要松开点、离开点,跟演戏一样,要把体和用把它释开,到那时……)
“乃得深造自然地位耳。学造自然。永无流弊。古哲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层是也。”(到了浑忘之后,还得再把“并此存浑体用而悉释之”,把它不要了,解散它了。这一段话是神人李蓬头写的混化。这个混化是怎么来的呢?闵小艮在下边作了个注解……)
“右乃授。出神人李蓬头。而得自门下徐生。生号根云。泰州人氏。诚信有余。灵慧阙然者。授以书。晓夜对以泣拜。诚极感神。李真乃至。闻竟授生大道。乃窃询之。述谓授以一纸
书。口谓道以止念为经。浑照浑化为纬。继以浑忘为竟。所授纸书。受而未能读也。即取与(得)言计。二百九十有零。按即我师太虚翁所事之学。纸色亦黯淡。盖非为生而出。假以授(得)者也。”(前面这些,出自于李泥丸。起因是闵小艮传给他的门生叫徐根云的一部道家书,徐根云这个人“诚信有余”,但是慧根比较差,他的老师闵小艮给他道家书,他就看,看后看不懂,怎么办?他就黑天白天对着书哭,磕头礼拜,拜、拜……老那么拜,拜得很诚了,一天晚上他的师太爷——师祖李泥丸来了,并教了他。第二天他就跟他老师闵小艮说“我师祖来了”,闵小艮问他“教你什么了?”他说,师祖给了我一张写了字的纸,就是这个;还说师祖又口授:“道以止念为经”,“浑照浑化为纬”,“继以浑忘为竟”。李泥丸给他讲了三句话,这里面有经有纬,并指出何为究竟,然后就给了他一张纸。他慧根不行、文化也不行,读不懂,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拿这张纸给他老师闵小艮即闵一得,闵一得一看,正是他老师沈太虚的思想、主张和说法,“纸色亦黯淡。盖非为生而出。假以授(得)者也。”。不像是,也不会是他徒弟徐根生那个笨小子造假写的东西,假借其师祖的名义给他的。看来是通过他来使闵一得自己抬高自己,这纸是给他的。实际估计那个学生徐根生以后可能有什么样的结果也不一定,我想结果不会差。但闵一得好多评语表现自己的比较多,在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纸不是给他的是给我的。)
“爰熟读之。今因汇录心传。笔此数行。以誌得读得事之由。小艮氏谨跋。”(最后几句实为他为本段作的一个跋。)
这一段是专门讲混化,是李泥丸写的。前面讲混化是沈太虚讲,闵小艮注解。
(下面还是闵小艮的老师沈太虚讲的一些话。这里讲混化的内容不是太多,主要是讲他这一套功法的。因此,我只是给同志们念一念,不多做解释。)
太虚氏真师法言一则
“太虚氏曰。三才曰世。我身亦曰世。故世与身。可分可合。”(天地人三才称为世,人身也是世,世与身可分可合。)
“我师泥丸曰。以修法言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修法来说,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义言之。自然。体也。道。乃用也”(从字义来说,自然是体,道就是用。)
“盖体本至虚。道本至无者。准此而事。法惟虚无而已。住作住为。即背自然。去体远矣。是名小道。志士勿之事也。”(如果你想做这个、想干那个,就违背自然了。一般想干这个、想干那个,真正有志之士不这么作,这是小道。他的观点很明确,你要干具体事,就是没修到大道上去。智能功的捧气贯顶法、形神庄也是具体事,可我们练的是混元气,这里面是小中含大,大在小中,用小来体现大。)
“然面古哲古德不有言乎。始因有作人不识。及至无为众始知。其说何说。曰。此之谓法。”(古人不是说了吗,一开始有作为的时候,别人不知道;等到没有作为了,别人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法。)
“法乃法则也。谓须有用用中无用。无为功里施功耳。”(有的法有用,有用中又有无用;有的法无为,又可以在“功里施功”,对这古人也是允许的。)
“古哲故曰。那么不那么。不那么却那么。饶是那么。不背那么。惟诚与恒者。可以入道。可以证道。”(所以古人说,又那么着,又不那么着。这个意思是要取中道才行,不要执著。)
“太虚又曰。人身一小天地。言天地而人在其中。太乙不云乎。我心即天。我身即地。我念即人。如是体之。三才一我也。何身何世之可分哉。”(人身就是一个小天地,所以一说天地,人就在里边。我这个心就是天,身体就是地,我这个念就是人,所以人体就包括了天地人。这样去体会,这样去想,这么去理解,三才、天地人就是一个我,我就是天地人。心就是天,身就是地,念头就是人,所以你这儿一动弹,天地人就都有了。那么讲世、三世或身又有什么可分的呢。)
“此我道祖纯阳吕翁。肇有医世圣功之原由。学后承之。身治而世宁。”(吕纯阳拿身体来练功、来混化自身,用身体来治世,通过自身修养使人世发生变化,叫济身治世,用身来治世。自己身体通过练功得到治理了,世间就安宁了。)
“其验疾于影响。而体验只在一身。天地鬼神不得而测者。盖得周易盗字之义。”(你只要从自身这么慢慢混化之后,天地大自然这个世它也能好起来了。我们分析,这好像是个场的意思。闵小艮好象就是这样主张的,因为他在井盖山到了晚年,他那井盖山那个村,桑椹一年结两次,结的个儿都挺大,有的人吃了那个桑椹也还能治病,所以每年好多人用桑椹泡酒治病,这也算是井盖山的一绝。所以闵小艮搞混化还是有一定功夫的,尽管他年岁不大就死了。虽然他也没活到几百岁,但他的混化功夫还是有一定功夫的,可是其他道家功很少讲这个,他却讲了这个问题。按咱们智能功讲这实际上是个气场,他们不懂得主动用气场,咱们智能功主动用气场,就有这么点区别。)
“其义惟何。乃完密字而已。究其功法。只惟止念二字。吕祖不云乎。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止亦徒然。所云大道。指此一宗。学者承之。三千功。八百行。片刻可圆。第患不信不明。明而不恒。不诚尔。”(三千功信,八百行满嘛,完成了八百个善行、三千个功德之后,这才去迁升,那是一般的道家功。他说天仙功法就不一样了。“三千功。八百行。片刻可圆”,这么多功德,你这一练功,周身一混化,马上就起作用了。就跟咱们智能功组场一样,一千人、几千人一组场:“疾病要消散、要消散……”,病就解决问题了,一会儿就消散了。你发气治病这是行善啊。按照过去的方法给几千人治病那要多少时间,这里用混化的办法,要行善事就非常快了。就怕你信的不诚,不能坚持。能够坚持下来,自已这么修身、混化,善行就都有了,就可以医世了。所以这里边很多主张跟我们智能功是一致的,智能气功也是从这发展过来的。)
“太虚又曰。人身难得。大道难闻。我师泥丸氏曰。当既为人。先修人道。汝等要知。不修人道。如何合道。道无人我。中无意必者。故能常应常静。而能常湛者。心知止念也。念何能止。法惟勿逐勿听而已。盖犹云掩太空然。法惟听之。太空自空。无能为害也。古哲不云乎。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怎么去止念呢?不要追逐东西,不要去听东西,眼晴不要追着看,耳朵不要追着听。就好象太空有云掩蔽,你不要理它,有云就是空。你觉得是个念,觉得有念就停了它就是了。一觉有念,“哎呀,我要把念头除掉”。一觉得是念头了,马
上停了就完了,你还除它干什么呢?一觉得有了不是练功的念头,就别再加一个停的念头了,你把它停了,别再想它就够了。)
“太虚曰。我师云。人有几等人。道有几等道。我今不怕泄露。为汝言之。世间人。碌碌庸庸。随波逐浪者。众生也。知修知省者。凡夫也。修知合世而法道者。人也。法道而化身者。道人也。即身而医世者。神仙也。即世而化世者。真仙也。世身而合化者。天仙也。”(知道修也知道省察自已,是“凡夫”。你还得懂得些道理,按道理去修练,只是个“人”。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那么去法去,用道来化身,这是“道人”。拿这个身去医治天下的,这是“神仙”。从天地人三元来化这个世的,是“真仙”。拿天地人这个世和自已人这个身一块来化的,这是“天仙”。天仙是最高的。所以你用混化的已身来化这个世去,就称为“天仙”。他说人就分这么几等人。咱们智能功呢,我们练自身,还要常去化世,这就是济身化世,这属于天仙的范畴。说句笑话,将来你们要注意,别弄不好“砰”冲出房顶上天了——天仙嘛。如果真上了天,一下子平升啦,也就不那么跑。)
“我师问曰。汝今愿为何等人。余乃跪曰。虽不敏。愿学天仙。师始诰曰。愿大不为妄。能者从之。然须痛扫闻见。往昔见闻。尽属支离。皆为小道。所谓法繁而难成。天仙心学。既无卦爻。又无斤两。彻始彻终。惟守无念两字。得验与成。付诸东流。念始归一焉。”(他老师问他,你愿意做哪等人啊?我跪下说,我虽然不聪明,没什么才学,也愿意学天仙。老师说,希望你说的不是大话、瞎话、妄语。要学先天,就需要抛弃过去的练功方法。过去的练功方法很繁杂,不好成,都是小道。学先天就是“无念”二字。没有念头,不起念,就这么两个字,其他都不管。无念念什么?可不是什么都不念,得念那个道,念那个虚无,不是光念,得体会那个虚无。不光是嘴巴念“虚无、虚无”,而是去体会。)
“(某)闻。叩首问曰。然则参同契。悟真篇。道属支离欤。师曰。汝自不悟。故尔从事不达。古哲盖为不识世身一致而言也。今已洞悉其说。自宜神会旨趣。以行一身。何可钉椿而刻划。古哲不云乎。得诀回来好看书。又曰。得诀回来可废书。何可转生疑惑。汝自昧我说耳。盖此二书。乃是鱼筌。我向授汝之说。今以汝身化作鱼筌耳。汝不即身以渔。故有此问。”(我问老师:然而《参同契》、《悟真篇》这些最精典的著作,也是支离破碎的东西吗?然后他在这里作了解释,可是解释的不对。他说,你还不悟呢,脑子还迷糊着哪。古人写了那些书,是在他们不懂得人与世、与天地人是一致的这种情况下写的,是用他们的观点来阐述的。今天你己经懂得这些道理了。应该认真去领会这个旨趣,然后身体厉行: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