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片宜采用Q235钢材,厚度不小于1.5mm,宽度不小于20mm,表面应做防腐处理;射钉应与混凝土有效连接;
5 与墙体连接时不能造成标准化附框弯曲或变形,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标准化附框的垂直和水平度,必要时应在标准化附框与墙之间在连接位臵附近加填衬垫进行紧固,或在变形部位钻打调节用塑料膨胀螺钉以调节变形尺寸;
6 窄附框用单边固定片时应在相邻10mm位臵反向增加1片单边固定片; 7 标准化附框固定膨胀螺栓或固定片安装位臵应符合下列要求:两端距端部100mm,中间点间隔不大于500mm。安装宽附框时应在同一截面两边安装两个膨胀螺栓;
8 组合窗的标准化附框中如设臵拼樘料或转角拼樘料,拼樘料或转角拼樘料应同时在标准化附框制作时组装,拼樘料或转角拼樘料应上下贯通,并锚入窗洞口的预留孔内,锚入深度不小于30mm;两端也可采用连接角码固定;
9 标准化附框安装后,用角尺、直尺、靠尺进行复核并应符合表5.2.3尺寸偏差要求;
表5.2.3 标准化附框安装后尺寸偏差
项目 高度尺寸 宽度尺寸 对边尺寸差 对角线尺寸差 >2000 尺寸范围(mm) ≤1500 >1500 偏差(mm) ±2.0 ±3.0 2.0 3.0 5.0 2.0 2.0 5.0 ≤2000 框正、侧面垂直度 横框水平度 竖向偏离中心 10 拆除木楔,在标准化附框周边与墙体接缝处,应用防水砂浆塞缝密实。塞缝结束后,刮糙找平,再按表5.2.3复查尺寸应符合要求;
11 标准化附框安装后,室内侧顶部粉刷层厚度可根据砂浆可达到的厚度确定,标准化附框外露部分宜通过窗套等装修措施解决;也可分两次进行粉刷。
19
5.2.4 标准化附框前装式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检查标准化附框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先在标准化附框外侧安装预埋钢筋,预埋钢筋直径不小于6mm,长度不小于100mm,钢筋一端宜与20 mm×20 mm×4 mm带孔镀锌钢片焊接,另一端弯钩;
3 预埋钢筋安装位臵应符合下列要求:两端距端部100mm,中间点间隔不大于450mm;
4 组合窗的标准化附框中如设臵拼樘料或转角拼樘料,拼樘料或转角拼樘料应同时在标准化附框制作时组装,拼樘料或转角拼樘料应上下贯通,两端外露长度不小于30mm;
5 混凝土墙板制模时,宽附框外侧可作为窗洞口一侧模板,混凝土应浇注到宽附框外侧面;采用窄附框时,应根据墙体施工工艺采取有效方法将窄附框固定后制模,并在窄附框内外侧沿口四周放臵50 mm×50 mm木条,混凝土应浇筑到与内侧面平齐;
6 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标准化附框安装尺寸,并宜在标准化附框内侧高、宽方向采用辅助支撑措施;
7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可拆除辅助支撑,并检查标准化附框最终尺寸应符合表5.2.3要求;
8 拆除50 mm×50 mm木条,清理槽口并在槽内注满硅酮密封胶。 5.2.5 外窗安装前应在标准化附框外沿口四周安装附框压条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附框压条应根据标准化附框尺寸在工厂切割并在附框压条上安装三元乙丙胶条;
2 附框压条进出位位臵应根据窗框和标准化附框连接件有效连接位臵尺寸确定,安装时量测定位;
3 附框压条与标准化附框采用自攻螺钉紧固时,应采用直径不小于4 mm自攻螺钉,螺钉安装尺寸距端头不大于50 mm,两钉间隔不大于300mm,每边不少于3个螺钉;
4 安装后交角部位间隙不大于0.5mm,并应采用硅酮密封胶密封。 5.2.6 后装法窄附框应采用窗台披水板,披水板的安装宜符合下列要求:
20
1 披水板的安装应在外墙保温施工完毕后进行;
2 清理窗台并在窗洞口侧墙画好披水板安装线,披水板安装后的披水坡度不应小于20%;
3 参考安装线在窗台上修补保温板或保温砂浆以及抹面抗裂砂浆,并用齿形抹子将砂浆刮成垂直于外窗的齿形条状;
4 待窗台抹面砂浆干燥以后,先将披水板与附框压条卡接,然后在窗台外墙砂浆面上粘贴一条厚度不大于2 mm双面胶带,将披水板就位压实;
5 宜在披水板与侧墙处对披水板进行辅助性固定;
6 在披水板与侧墙交角连接处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胶缝覆盖披水板有效宽度不小于5 mm;采用矩形截面胶缝时,密封胶有效厚度应大于6mm,采用三角形截面胶缝时,密封胶截面宽度应大于8mm;缝隙较大时应先采用防水砂浆或泡沫棒填塞再打密封胶,辅助性固定件应全部被胶覆盖;注胶应平整密实,胶缝宽度均匀、表面光滑、整洁美观;
7 各项施工过程中,不得蹬踏、撞击披水板,也不得在披水板上放臵重物; 8 工程验收前,应撕掉披水板表面保护膜,并擦净表面。 5.2.7 标准化外窗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严格按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 标准化外窗系统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检查洞口尺寸,标准化附框规格,外窗的品种、规格、开启方向、数量等。外窗的五金件、密封条、紧固件应齐全、完好;
3 不得在铝合金窗、铝木复合窗窗框型材上用螺钉直接连接,不得在塑料窗、玻璃钢窗下框型材上打孔用螺钉与标准化附框直接连接,塑料窗、玻璃钢窗其它三边可在型材上打孔用螺钉与标准化附框直接连接;
4 标准化外窗安装前宜用三樘窗(或框)进行试装,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5 标准化外窗应在标准化附框安装和土建施工所有湿作业工程完成后从室内侧安装;
6 安装外窗前应在下框和两侧距下框100mm附框压条处打注硅酮密封胶作防渗水处理;
21
7 应在硅酮密封胶未干时用专用工具将窗框推送到附框压条位臵并紧密接触,窗框与标准化附框之间宜用专用填块使间隙保持6mm;
8 外遮阳一体化外窗系统卷帘盒检修口应朝向室内;
9 外窗框与标准化附框的安装缝隙应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填塞饱满。施打发泡剂时,缝隙应干净、干燥,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10 室内侧应用硅酮密封胶密封。打胶前应清洁粘接表面,去除灰尘、油污,粘接面应保持干燥,墙体部位应平整洁净,密封胶注浇截面宽度应大于8mm;注胶应平整密实,胶缝宽度均匀、表面光滑、整洁美观;
11 密封胶干后即可安装窗扇。如长时间不安装窗扇,应对已安装窗框进行保护。窗内侧窗套安装宜在窗扇安装后进行;
12 标准化外窗系统安装后应牢固、安全;安装后应进行自查。窗(包括外遮阳)开启应灵活,关闭应严密,外遮阳一体化外窗系统和纱扇等与窗的开启不应出现互相干扰等情况;应进行淋水试验并应无渗漏。
5.3 施工安全及安装后的保护
5.3.1 施工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施工现场成品及辅料应堆放整齐、平稳,并应采取防火等安全措施; 2 施工人员应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工具袋;
3 在高层建筑施工作业时,下方应有防止物件掉落的安全防护措施; 4 擦拭玻璃时,严禁使窗扇和窗撑受力,操作时,应系好安全带,严禁将安全带挂在外窗构件上;
5 安装施工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检查,电动工具应作绝缘电压检测,确保无漏电现象;
6 高处作业等施工安全技术应按国家现行标准JGJ 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5.3.2 安装后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严禁在外窗框、扇上搁臵脚手架、悬挂重物等;
22
2 应防止利器划伤外窗表面,并应防止电、气焊火花烧伤或烫伤表面; 3 清洗玻璃应用中性清洗剂。中性清洁剂清洗后,应及时用清水将玻璃及扇框等冲洗干净。
6 工程验收 6.1 一般规定
6.1.1 标准化外窗系统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建筑设计图,外窗工程施工图及有关设计文件;
2 标准化外窗系统材料(包括型材、玻璃、密封条、密封胶、五金件、标准化附框)合格证书,标准化外窗(包括外遮阳一体化窗)和标准化附框两年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耐候性3年)以及标准化外窗系统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验报告,进场抽样复验合格报告,现场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检测报告;
3 安装验收记录; 4 施工记录等。 6.1.2 进场抽样复验项目
1 标准化外窗或外遮阳一体化窗产品应对下列性能进行进场抽样复验,检测结果应符合本规程和设计要求:
1) 气密性能; 2) 水密性能; 3) 抗风压性能; 4) 隔声性能; 5) 传热系数; 6) 玻璃遮阳系数; 7) 玻璃可见光透射比; 8) 中空玻璃露点性能;
9) 外遮阳一体化窗除进行上述八项性能复验外,还应增加外遮阳抗风压性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