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行;
9.1.2 系统调试前应具备规范规定的文件及调试必需的其它文件; 9.1.3 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所有参加调试的人员应当职责明确,并应按调试工作程序进行调试;
9.1.4 调试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验明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备品备件等; 9.1.5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检查系统的施工安装质量。对施工安装中出现的问题,应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有文字记录;
9.1.6 按规范要求检查系统线路,对于错线、开路、虚焊和短路等应及时进行处理; 9.2系统的调试
9.2.1 首先编制系统调试方案,依照方案,将系统划分为几部分,有步骤进行调
试,按照从局部到全系统的顺序进行。
9.2.2 在调试过程中应按照公安部颁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规范》,深入检查各部件和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各种设备系统联接与试运转过程中,应由有关厂家参加协调,进行统一调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详细的统调记录。
9.2.3 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分别对各种探测器,集中(区域)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的调试。
9.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对报警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检查: A. 火灾报警自检功能; B. 消音、复位功能; C. 故障报警功能; D. 火灾优先功能; E. 报警记忆功能;
F. 电源自动切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 G. 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
a.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其容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三次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能自动切换。
b.应采用专用的检查仪器对探测器逐个进行试验,其动作应准确无误。 c.应分别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项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配合消火栓、喷淋系统、防火卷帘、防火门、屋顶水箱、防排烟系统、消防电梯等各个专业进行总体试运转。
d.火灾自动报警系系统应在连续运行120h无故障后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定填写调试报告。
第五章 喷淋系统施工方法
1、材料设备要求
1.1 喷洒系统所用的热镀锌钢管及管件应确保内外镀锌层均匀,无锈蚀、无毛刺、壁厚均匀、表面光滑,无裂纹。镀锌管件应无偏丝、乱丝、角度不准等现象。并应有各种规格的产品合格证。
1.2 沟槽管件外观应无损坏,规格型号应与产品说明的参数相符合。沟槽管件应有合格证及消防产品检测报告。
1.3 管道中所使用的阀门应规格正确,阀门配件应齐全,并应有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1.4 报警阀和水流指示器除应有商标、型号、规格等标志外,还应有水流方向永久性标志。
1.5 报警阀和控制阀的阀瓣和操作机构应动作灵活,阀体内应干净,无异物。
1.6 喷头的规格、类型、动作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损坏,丝扣完整。感温泡应无裂纹及松动现象。
1.7 水力警铃的铃锤应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喷头、压力开关、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以及各种控制水位、气压、信号的自动检测装置均应有合格证及消防产品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
2、安装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应尽善尽美,施工人员应熟读图纸并了解本专业与相关专业间的联系,避免施工中的矛盾。根据施工图纸画出下料图,并复检进
场设备。 3、管道安装 3.1 干管安装 3.1.1 沟槽连接
A. 压槽:钢管按所需长度切断,切口应平整。切口处若有毛刺,应用砂轮机磨平。将需加工沟槽的钢管架设在滚槽机和滚槽机尾架上。用水平仪调整,使滚槽机尾架、滚槽机和钢管处于水平位置。将钢管端面与滚槽机槽轮挡板端面贴紧,即钢管与滚槽轮挡板端面成90度。启动滚槽机,慢慢压下千斤顶,使上压轮均匀滚压,压至适当深度后即可停机将钢管取出。压完槽后应检查沟槽深度和宽度是否符合要求。
B. 开孔:安装机械三通、机械四通的钢管应在连接支管的部位用开孔机先开孔。用链条将开孔机固定于钢管预定位置处,用水平仪校正,启动电机转动钻头。操作设置在立柱顶部的手轮,转动手轮缓慢向下,并适量添加润滑剂,直至开孔完毕。最后清理钻落的金属块和开孔部位的残渣。开孔处如有毛刺,须用砂轮机打磨光滑,并去除毛刺。
C. 连接:安装前检查钢管两端面是否有毛刺,如有毛刺应用锉刀锉光,以免刺伤橡胶圈。然后检查橡胶圈有无损伤,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检查完毕后,将其套在一根钢管的端部。将另一根钢管靠近已套上橡胶圈的钢管的端部,两端处应留一定的间隙(约2mm) 。将橡胶圈套上另一根钢管端部,使橡胶圈位于接口的中间部位,并在其周边均匀涂抹润滑剂,然后在接口位置橡胶圈外侧安上、下接头,并将接头凸边卡进沟槽内。用手压紧上下接头耳部并穿上螺栓,将螺栓均匀上紧。安装时用力应适中,以免因上紧力矩过大,螺栓受损伤。 D. 机械三通、四通安装:将机械三通、四通置于钢管孔洞上,然后将螺栓均匀上紧即可。 3.1.2 管道丝扣连接
A. 套丝时应将管夹在卡盘上,留出适当长度将卡盘加紧,对准板套号码,上好板牙,按管径对好刻度的适当位置,紧住固定板机,将润滑剂管对准丝头,开机推板,待丝扣套到适当长度时松开板机。套好丝后及时清理毛刺。
B. 管道连接时,先将所需管件用手带入3扣,在丝扣处涂抹铅油缠麻,
然后用管钳将管件带入拧紧。安装完毕后丝扣应完好无损外露2~3扣,并将接口处麻头及铅油清理干净。
C. 安装完毕后在丝扣外露处刷防锈漆。管道接口不应安装在支吊架位置上,且接口不得穿墙。
3. 1.3 管道安装过程中,应按要求设置支吊架,支吊架应排列整齐,与墙板或楼板垂直。间距见下表
公称直径(DN) 25 32 40 50 70 5 80 6 100 150 6.5 8 最大间距(m) 3.5 4
4.5 5 3. 1.4 下列位置应设置防晃支架
A. 配水管在中点设一个(管径在50mm以下的可不设)。
B. 配水干管及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长度超过15米(包括管径为50mm的配水管及配水支管),每15米长度内最少设一个(≤40mm的管段可不算在内)。 C. 管径≥50mm的管道拐弯处(包括三通及四通位置)应设一个。 D.管道在安装时坐标及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 2 支管安装
3.2.1 本工程支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具体要求见干管部分。 3.2.2 在相邻喷头间的管段上至少设1个吊架。当相邻喷头间距小于1.8m时可隔段设置,但间距不得大于3.6m。吊架与喷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毫米,防晃支架与末端喷头间距不宜大于750毫米。支架的安装要求及间距见干管部分 。
3.2.3 管道变径时,宜采用异径接头。在管道弯头处不得使用补心,当需要采用补心时,三通上可加一个,四通上可加两个。
3.2.4 提高工效,支管宜统一下料制作,制作好后与干管连接。 3.2.5 支预留口应在吊顶前预制好,用三通确定好预留口,所有预留口均要加好临时封堵。
3.3 标识:在管道外壁刷调和漆两道红底黄环。 3.4 信号蝶阀,水流指示器安装
3.4.1 本工程采用的水流指示器及信号蝶阀的型号共三种:DN150,DN80,
DN50 。
3.4.2 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浆片和膜片应垂直于管道,不允许与管道有任何摩擦,并且无渗漏。
3.4.3 水流指示器动作应灵活,其动作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 3.4.4 信号蝶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指示器间距不应小于300毫米。
3.4.5 为确保信号蝶阀,水流指示器安装牢固,应在安装位置处加支吊架。 3. 5喷头安装
3.5.1 安装时应采用厂家提供的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当框架、溅水盘产生变形或释放原件损坏时,应采用同种规格的产品替换。
3.5.2 安装时,不得随意拆改,不得给喷头粉刷任何装饰性涂料。 3.5.3喷头安装时,溅水盘与吊顶、门、窗、孔洞或墙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 。
3.5.4当直立型喷头溅水盘距顶板高度超过150毫米时应加集热罩。 3.5.5喷洒头与管件连接处应用聚四氟乙烯带密封。 3. 6试压及冲洗
3.6.1 本工程每层管网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单项试压。系统试压可按每个报警阀控制的区域进行。进行强度试验时将测试点设在管网最低处,试验压力值为1.7MPa,试压时间不少于30分钟,管网无泄漏无变形,且压降不大于 0.05MPa为合格。
3.6.2 喷洒管道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冲洗,冲洗按阀组控制区域进行。冲洗时要与排水系统可靠连接,管网冲洗应连续进行,冲洗方向应与灭火时水流方向一致,待进出口水色一致时方可结束。冲洗后应将管内水排放干净。 3.6.3 冲洗试验合格后应进行严密性试验,按阀组控制区域进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稳压24小时无渗漏为合格。 4、报警阀组安装 4.1 湿式报警阀组安装
4.1.1 工程采用除地下车库均采用湿式报警阀。
4.1.2 安装时应先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