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项目的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与主体工程紧密结合,必须把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实处。
1、施工现场设置施工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管理代表人姓名、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号等。
2、所有施工人员服务整齐,主要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佩带证明身份证件。 3、建立文明施工负责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保持现场清洁整齐。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和产、办公、生活用房、仓库、料场、临时上下水管道以及照明、动力线路,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平面布置图来进行。
4、现场材料集中堆放整齐,禁止乱放,并做出标记。不侵占道路,并做好安全防护隔离。
5、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按平面固定点存放,遵守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经常保持机身周围的环境清洁。
6、定期搞好内外卫生,保持场地整洁,道路畅通。使排污水系统正常运行,随时清除建筑垃圾。
7、材料在搅拌运输过程中,做到不漏、不洒、不剩,使用地点放散粒材料要有垫板或容器,如有漏洒,及时清理。
8、施工现场不准乱堆放垃圾及余泥杂物,应有适当地点设堆放点,并定期外运。清运垃圾时,遵守有关部门施工弃存渣土规定,命名用散体物料运输车在夜间运输,做到建筑垃圾不污染环境。
9、按规定设立标准食堂、医务室、浴室及厕所,确保职工有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喝。职工宿舍整洁,无乱牵电线和不符合规定的用电现象。生活区配备一定量的灭火器,定期组织大清扫活动。
10、加强员工内部团结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者主动深入实际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开展有益的文艺活动,使每个员工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
第二章 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节 环境目标
1、建筑与绿色共生,发展和生态谐调。创建花园式的施工环境,营造绿色建筑。做好工程周围公益、环保事业,给周围居民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为此我们制定如下环境管理目标:
1.1、防大气污染达标:施工现场扬尘、烟尘等的排放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1.2、生活及生产污水达标排放:污水排放符合《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3、施工垃圾分有毒、无毒、可回收、不可回收存放,尽量回收利用。 1.4、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第二节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1、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公司环境管理部门 主管部门 项目经理 副办经 项目 理公 总室 工 工程部 施工现场(各专业人员)
2、环境管理职责材机施料 械工现工运 保设地场2.1、本企业主管经理作输管备食厕 组 组堂所业组 2.1.1、主管本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组 2.2、主管部门 2.2.1、负责本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监督、管理工作。
2.3、项目经理部
2.3.1、负责环境管理制度和方案的实施工作。 2.4、项目经理
2.4.1、对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总负责。 2.5、项目副经理
2.5.1、具体负责项目部环境管理方案和措施的落实工作。 2.6、项目总工
2.6.1、负责根据项目部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和措施。 2.7、项目管理部
2.7.1、项目经理部实施环境管理的主管部门。
第三节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加强对现场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1.1、加强对现场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现场人员的环保意识
1.2、根据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结合环境管理方案,对所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1.2.1、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1.2.2、个人工作对环境可能生产的影响。 1.2.3、在实现环境保护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1.2.4、违反规定的运行程序和规定产生的不良后果。 2、加强信息交流与传送
2.1、建立项目内部环境保护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渠道,以便确认环境保护方案是否被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下一步工作及时做出决策。
2.2、建立项目与企业总部,项目与外部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渠道。按规定要求接收、传递、发放有关文件,对需回复的文件,按规定要求审核后予以回复。
3、加强文件控制
3.1、文件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并设置专门的有效工具。
3.2、对文件定期进行评审,与现行法律和规定不符时,及时修改。 3.3、确保与环保有关的人员,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3.4、失效文件要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4、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措施 4.1、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4.1.1、现场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4.1.2、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的施工道路规划和设置,尽量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路而及其余场地地面要硬化。闲置场地要绿化。
4.1.3、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安排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要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4.1.4、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4.2、茶炉、大灶的消烟除尘措施
4.2.1、茶炉采用电热开水器。食堂大灶使用液化气。 5、施工现场的水污染防止措施
5.1、现场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
5.2、乙炔发生罐污水排放控制。施工现场由于气焊使用乙炔发生罐产生的污水严禁随地倾倒,要求专用容器集中存放,倒入沉淀池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5.3、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6、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
6.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6.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
(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6.3、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的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6.4、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扩散。
6.5、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6.5.1、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7、其它污染的控制措施
7.1、木模通过电锯加工的木屑、锯沫必须当天进行清理,以免锯沫刮入空气中。
7.2、钢筋加工产生的钢筋皮、钢筋屑及时清理。
7.3、探照灯尽量选择即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灯具或采取措施,使夜间照明只照射施工区域而不影响周围社区居民休息。
7.4、项目经理部要制定水、电、办公用品(纸张)的节约措施,通过减少浪费,节约能源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8、监测和测量
8.1、组织有关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来落实环境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施监督检查。
9、不符合项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9.1、对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中发现的环境管理的不符合项,由工程部开出不符合报告,项目技术部门根据不符合项分析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交专业工程师负责落实实施,工程部负责跟踪检查,技术部门对实施结果要加以确认。
10、记录
10.1、对环境管理过程进行培训、检查、审核等所有工作都应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