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哲理励志句子(整理20篇)(8)

2025-10-12

9.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1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2.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13.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15. 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16.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7.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9.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0.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1.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2.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4.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25.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篇17:古代名人励志语录

1.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

7.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8.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0.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1.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1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15.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6.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7.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20.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1.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22.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2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2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5.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7.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8.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2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0.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31.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3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3.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3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6.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37.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38.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9.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40.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4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2.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4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44.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45.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6.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47.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48.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4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50.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篇18:古代名人励志名言

1、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增广贤文》

2、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

3、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曾国藩》

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道德经》

5、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增广贤文》

6、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增广贤文》

7、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罗贯中》

8、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王阳明》

9、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曾国藩》

10、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从入梦来。《白居易》

11、春宵一刻天长久,人前怎解芙蓉扣。《孔尚任》

12、未若锦囊收艳骨,一g净土掩风流。《曹雪芹》

13、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汤显祖》

14、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纳兰容若》

15、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

1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17、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一家打墙两家好看。《增广贤文》

18、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1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0、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曾国藩》

21、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李时珍》

22、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

2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24、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

25、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曾国藩》

26、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曾国藩》

27、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

28、吾近于官场,颇厌其繁俗而无补于国计民生。惟势之所处,求退不能。《曾国藩》

2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30、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篇19:古代名人励志故事

1.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们,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们。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2.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3.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4.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们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比西方的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6.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们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们,竟然发现老人们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7.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们,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8.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们。

9.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们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们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10.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古代名人哲理励志句子(整理20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买卖合同版(共15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