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3、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3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2、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4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4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惟有满怀真诚的友善之心,才能真正与别人相处的好,可是这一切无不是常怀感恩之心,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的。
45、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6、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4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4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先要增强本领才会受人青睐!怎样搞好自己的专业,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达人?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5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5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5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5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篇6:古代名人劝学惜时励志哲理人格言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6.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王冕·墨梅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蜀相
1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1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1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16.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7.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
2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短歌行》
22.百年光阴,如驹过隙。——选自《增广贤文》
2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2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5.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7.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杜甫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29.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3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3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3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3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3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3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3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4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4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4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
4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45.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46.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4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48.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唐·白居易·琵琶行
49.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50.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5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5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5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54.露从今夜白,月适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5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57.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5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5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6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6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6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6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6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6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6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6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
7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71.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7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
7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7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7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7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7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79.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
8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8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8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