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脚踏实地做研究,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_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湛卫清老师所做《教育科研:意义、方法与路径——兼谈教师专业化发展》,x_育科学研究院张祖春老师所做《如何做一名专业化、研究型的教师》再次使我回想起自己做研究的历程,回想起教育科研最本源的意义:教育科研能醒教师的科研意识。通过教育科研,在科研中学会用研究的眼光审视教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有了科研意识,才会在教学中理性审视,教师有了科研意识,才会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科研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在常态的教学中,集中精力,找到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用心研究,力求突破,这样的研究面虽小,但很实用。真正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收获思考和成长,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的过程可以简单地说是发现、研究、探索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进行实践研究,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行动改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研究的自觉性,提升在实践改进过程中的反思性,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始终重视事实和证据,不断提升研究的品质。
篇18: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心得
参加沈化斌教学能手工作室一学期以来,我收获颇多。在沈老师的组织下,这学期开展了多次有意义的活动。每次工作室的活动我都积极参与,并虚心向工作室的导师和其他成员虚心请教。这一切将成为我教学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一、教学方面
这学期我担任了高三(15)、(19)、班化学课教学。高三(19)班为复读班,生源来自川内各个地区,化学基础较差,学校任务重,为使学生迅速适应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首先充分调查学情、分析学生、精心备课、努力突破教学难点、注重精讲精练、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做到每堂课有突破,学生有收获、有进展。在各次的考试中所任班级化学学科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比个人规划“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学习先进多媒体知识,增强自己的课件制作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将先进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认真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学,落实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效益;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20__年3月19日在工作室的帮助下,我为全县高三老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为高三二轮复习之《电化学突破》,这节课赢得了所有老师的好评,_省教科院马红艳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教研方面
对照我的成长规划“向专家学习如何做好科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等科研活动,强化科研能力;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善用科研去分析、解决;面对教育的未来,多用科研去发展、推动。在科研中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业务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撰写能力”。首先在搞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尤其是学校推进的集体备课,我能做到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两纲分析、教材研究能力,同时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其次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并虚心向特级教师请教、学习。另外,这学期做了一件让我自己也很欣慰的事----做教学反思;以前这种反思我常常只在头脑里想想而已,这学期我终于将之落实在了笔头上,应该说,这对我来说是进步,我也希望自己坚持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改进工作。此外,“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人文底蕴,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并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是我的规划之一,为此,我坚持抽时间阅读一些教育教学论著,并做相应的阅读笔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三、课题研究方面
工作室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了《课堂观察》课题研究和自身课堂效益提高的研究。高三的课堂比以往更多了一份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观察方面我设计了两张观察量表,并用之观察了近10堂课,在观察中逐步完善量表。但由于初次接触观察,还有许多茫然和无措,因此很多时候都觉得观察的效果不尽人意,一度陷入困惑中,同时也逐渐认识到一个问题:观察量表的设计首先要有通用性,即对各种课型都要适用,否则就要设计各种不同的量表以适应各种课型;另外,量表必须可观察、可记录方可真实有效。另外沈老师还给我们做了多次讲座,包括“提高课堂效益”,“加强课堂有效管理”,“板书的作用”等等。每次讲座我都认真听取并做好记录,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