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堂课,学生学的非常高兴,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感觉老师没有牵着他们走,那些知识全是由他们自己读书读出来的!
第二课时教学片段(一):
师:孩子们,文中的爸爸通过周围的事物巧妙地理解了骄阳似火的意思,请大家开动一下小脑筋,还有什么样的情景也可以解释骄阳似火呢?
生小声讨论。
生1:夏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买新衣服,大马路上真热啊!连柏油都变的软绵绵的,这也是对骄阳似火很好的解释。
生2:暑假里,我去乡下奶奶家玩,看到奶奶家的小狗热得趴在墙角直吐舌头,我觉得这也是对骄阳似火的解释。
师:看来这些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词语了,他们平时肯定仔细观察了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教学片段(二):
师:你们见过山崩地裂的情景吗?
生:昨天晚上爸爸给我放的《宇宙超人》里面有!那个怪兽出现的时候,大山塌了,地上也裂了一个大口子,当时我就想起了山崩地裂这个词语来了!
生:上学期我们学《沉香救母》的时候,钱老师给我们看和课文有关的录象,当沉香举起神斧劈开大山的时候,大地都好象要裂开一样,我觉得那个情景也可以用山崩地裂来说。
师:这两个小朋友说的真好!他们学习语文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孩子们,原来在动画片中也藏着学问,把以前的课文和现在的课文联系以来也能学到新的知识。
师:接下来谁来读读老师手里的这张卡片?(出示:倾盆大雨)
指名读,齐读。
师: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谁见过?
生:上个星期六,我们这下了一天的雨,中间有一段时间的雨特别大,我妈妈去买菜,衣服都湿了呢!
生:暑假里,台风来的时候也下起了倾盆大雨,那雨下的真大!我在家里从窗户里望出去,外面都是一片灰蒙蒙!同时还伴随着电闪雷鸣呢!那雷声可响了!我吓的躲到被窝里去了!
学生笑!
教学后记:谁说孩子自己不会学习的!整堂课我的话不多,大多数 声音都来自孩子们!最让我觉得高兴的是,在那个学生说完电闪雷 鸣以后,又有个孩子举手,用一种热烈的非常执着的眼神看着我, 我就让他起来发言,他说:我们教室里现在讨论的这么热烈,我觉得可以用热闹非凡来说!我还想告诉小朋友们,我们生活中的 现象并不一定都是用来解释和自然现象有关系的词语,还可以有一些其他的呢!听了他的发言,我自己当时都有稍微的一楞!因为在备课的时候,我无意中列出来的词语都是和自然现象有关系的,而现在这个孩子帮我和学生提了个醒!当时我就带头鼓起了掌,我相 信,这个孩子说的这句话比我的效果要好一百倍!
篇四:学会查“无字词典” 篇四
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读后说说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什么是“无字词典”?
生:为什么要学会查“无字词典”?
师:是啊,假如我们不知道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查词典去解释,可是还有比这更好的词典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要来学一学查“无字词典”。
师:请小朋友自身读读课文,想想在旅游途中,爸爸和聪聪讨论些什么内容?他们各自是怎样理解的?
生:在旅游途中,他们两个人讨论了如何去理解“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师:那聪聪怎样理解“骄阳似火”呢?
生: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
师:爸爸听了“笑了笑”,他是怎么来理解“骄阳似火”的?
生: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师:爸爸和聪聪的理解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爸爸想告诉聪聪什么?
生:爸爸想告诉聪聪不一定要去读词典上的解释,联系生活可以更好的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是的,那我们来看看怎样更好的理解“惊涛拍岸”这个词语。
生: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时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达到声音。
师:这就是爸爸和聪聪看到的情景,能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惊涛拍岸”。
师:爸爸在旅游途中,想告诉聪聪什么?
生: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无字词典”就是指?
生:身边的“无字词典”就是指——生活,理解词语要懂得联系生活实际。
师:是的,爸爸说的话道理深刻,值得回味。对我们学好语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熟读爸爸的话。
师:生活中小朋友一定也有这样的经历,那你能结合生活实践说说“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的意思吗?
生:交流。
简析:课文的题目就很吸引人,字典是学生熟悉的,在第一学段他们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查字典方法,正是由于有这个经验,他们才可能对学习本文发生强烈的兴趣。所以,重视题目的教学是必要的,在回忆和猜测中激发深入课文的热情。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再在读书中解决问题,学生有两个问题是必问的,也需要他们通过读书来完成:一是理解“无字词典”,二是怎样查“无字词典”?教学中先看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的,再结合课文的实例试着去总结方法。由具体到笼统,再由课堂到课外,使学生初步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学生自身也一定都有这样的例子和体会,给时间让他们也说说自身经历的相似故事,也可以写下来。那么,“大语文”、“学习就是生活”这些观念就能逐步在他们的头脑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