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例5、以18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在3S 内前进36m ,求汽车的加 速度。
例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 2 C .2s 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 .前2秒的加速度与后两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跟踪练习】
1.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运动了t 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初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
B. 它的加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
C. 它末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
D. 它的平均速度越大,通过的位移一定越大
2.一辆汽车以72km/h 的速度行驶,因故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a 大小为5m/s 2,则从开
始刹车经过5S 时,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3.自行车以4m/s 的初速度匀减速上一个斜坡,a 大小为0.2m/s 2,斜坡长20m ,则通过斜坡
需要多少时间?
4.一质点从0时刻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
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a) t=1s 时离原点最远 b) t=2s 时离原点最远
c) t=3s 时回到原点 d) t=4s 时回到原点,路程为10m
5.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每隔15m 设置一个路标,如图,汽车通过AB 两相邻路标用时2s ,通过BC 两路标用时3s ,求汽车通过ABC 三路标时的速度。
6.速度、加速度的测量通常比位移的测量要复杂些,而有的时候我们只需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并不需要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例如比较两辆汽车的加速性能就是这样。如果已知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从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移之比,怎样根据运动学的规律由此求出它们的加速度之比。
3 2
1
-1 -2 -3 1 2 3 4 t/s v/m ·s -1 t(s)
v(m/s)
0 5 5 4 3 2 1 -5
A B C
第六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知识梳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是 。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有 、 。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 。
4、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 。某段过程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 ,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初末速度均已知为0v t v )
5、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1T 秒末、2T 秒末、3T 秒末……速度之比为 ;前1T 秒、前2T 秒、前3T 秒……位移之比 ;第1T 秒、第2T 秒、第3T 秒……位移之比 ; 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 。
【题型训练】
例1、某飞机起飞的速度是50m/s ,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是4m/s 2
,求飞机
从静止到起飞成功需要跑道最小长度为多少?
例2、物体由静止从A 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
于C 点,如图所示,已知AB=4m ,BC=6m ,整个运动用时10s ,则沿AB 和BC 运动的加速度a 1、a 2大小分别是多少?
例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4m 和64m ,
每个时间间隔是2S ,求加速度a 。
例4、如下图: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A 到B 经过1S ,从B 到C 也经过1S ,AC 间距离
为10m ,求质点经过B 位置时的速度。
例5、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子弹穿透三
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设子弹在木块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透三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如果木块厚度不同,子弹穿透三木块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三木块的厚度之比是 (子弹在三木块中的加速度是一样的)
【跟踪练习】 1、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 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50m/s ,跑道长100m 。通过计算判断,飞机能否靠自身的发动机从舰上起
飞?为了使飞机在开始滑行时就有一定的初速度,航空母舰装有弹射装置。对于该型号的舰载飞机,弹射系统必须使它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地在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直线运动到乙地,经过乙的速度为60km/h ,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到丙地,到丙地时的速度为120km/h ,求汽车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
3、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0v =2.0m/s ,它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为4.5m ,则它的加速度为多少?
4、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在第3秒末至第5秒末的位移为40m ,则质点在前4秒的位移为多少?
5、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的地面上,列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
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秒,列车全部通过他用了20秒,则列车一共有几节车厢?(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
6、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 和64m ,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 ,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7、一物体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3s 内的位移为1x ,最后3s 内的位移为2x ,已知21126;:3:7x x m x x -==,求斜面总长。
第七讲自由落体运动
【知识梳理】
1、自由落体运动:。在地球表面上,它是一个理想运动模型。一般情况下,如果空气阻力相对重力比较小,产生的影响小,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密度较大实心物体的下落都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和2、
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的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用符号表示。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1、纬度越高,g越;2、同一纬度,高度越大,g越。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9.8m/s2或10m/s2,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按 m/s2计算。
5、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是;位移与时间关系是;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是。
【题型训练】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钢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钢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因为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所以
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g是标题,有大小无方向。
B、地面不同地方g不同,但相差不大。
C、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一样。
D、在地面同一地方,高度越高,g越小。
例3、AB两物体质量之比是1:2,体积之比是4:1,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求下落的时间之比,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
例4、质量为2kg的小球从离地面80m空中自由落下,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地?
(2)第一秒和最后一秒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下落的位移。
【跟踪练习】
1、一位观察者测出,悬崖跳水者碰到水面前在空中下落了3s.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悬崖有多高?实际上是有阻力的,因此实际高度比计算值大些还是小些?为什么?
2、甲物体的重力比乙物体的重力大5倍,甲从H m 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 m 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 .下落l s 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 .各自下落l m 它们的速度相等
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B. 在空气中忽略空气阻力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 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时其速度变化的快慢是不相同的
4、从某一高塔自由落下一石子,落地前最后一秒下落的高度为塔高的7/16,求塔高。
5、A 球处塔顶自由落下,当1m 时,B 球自距离塔顶7m 处开始自由下落,两球恰好同时落地,求塔高为多少?
6、一个做数值上抛的运动的物体,当它经过抛出点上方0.4m 处时,速度是3m/s ,当他经过抛出点下方0.4m 时,速度应为多少?(210/g m s ,不计空气)
第八讲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知识梳理】
1、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来描述,只要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还是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在外界的作用下,物体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
3、在物理学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以及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之间的,称为力。力的三要素是
。
4、力的矢量性:力是,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5、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在
。
6、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其中g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7、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自然界中的四种相互作用是、
、、。重力是在地球表面的表现,弹力摩擦力是由引起的。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即原子核的大小。
【题型训练】
例1、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