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全国1卷】14答案D 【解析】竖直速度与水平速度之比为:tan Ψ = gt v 0
,竖直
物理真题解析(分章节) 6 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tan θ = 0.5gt 2
v 0t
,故tan Ψ =2 tan θ ,D 正确。 【提示】对平抛运动的规律,即任意位置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一定等于该位置离抛出点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的两倍。这个规律非常实用,特别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运动时,往往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可看做是从电场的中心直线射出一样。 ◇◇考查1力与运动
3【08全国1卷】15答案AD 【解析】对小球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弹簧弹力N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必定具有向右的加速度,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故小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 ◇◇考查1力与运动
4【10全国1卷】15答案C 【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mg=F,a 1=0. 对2物体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g M
m M M Mg F a +=+= ◇◇考查1力与运动:本题属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瞬时加速度问题,关键是区分瞬时力与延时力。
5【10全国1卷】18答案D 【解析】如图平抛的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斜面倾角θ,根据有:gt v 0tan =
θ。则下落高度与水平射程之比为θ
tan 2122002===v gt t v gt x y ,D 正确。◇◇考查1力与运动:平抛速度和位移的分解
6【10新课标】15答案C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101()F k l l =-,
220()F k l l =-,解得:k=2121
F F l l +-,C 正确。 ◇◇考查1力与运动
7【10新课标】16答案AD 【解析】根据P=Fv 和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对应合外力,外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B 错误。t 2时刻外力的功率为零,C 错误。 ◇◇考查1力与运动
8【10新课标】18答案B 【解析】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F N 、摩擦力F f 、已知力F 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0011cos60(sin60)F mg F μ=-,0022cos30(sin30)F mg F μ=+,联立解得:μ
=2◇◇考查1力与运动
9【11全国1卷】15答案ABD 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考查1力与运动
10【11全国1卷】16答案ABC 解析:主要考查功和能的关系。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始终减少,A 项正确。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B 项正确。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性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C 项正确。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选取无关,D 项错误。◇◇考查1力与运动
物理真题解析(分章节) 7 11【11全国1卷】21答案A 解析:主要考查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木块和木板之间相对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在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前,木块和木板以相同加速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121m m kt a a +==。木块和木板相对运动时, 1
21m g m a μ=恒定不变,g m kt a μ-=2
2。所以正确答案是A 。◇◇考查1力与运动
12【12新课标】14答案A 、D 【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保持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也就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A 正确;圆周运动的运动方向在时刻改变,即运动状态在时刻改变,C 错误。没有力作用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错,D 正确。答案D 。 ◇◇考查1力与运动
13【12新课标】15答案B 、D 【解析】平抛运动的时间g
h t 2=是由下落高度决定的,高
度相同,时间一样,高度高,飞行时间长。A 错,B 正确。水平位移由初速度(等于水平速度)和高度决定,由h
g v x 2=得C 错,D 正确。答案BD 。 ◇◇考查1力与运动
14【12新课标】16答案B 【解析】木板对球的压力与球对木板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均为N 2。根据木板对球的压力N 2、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和重力的动态平衡做出动态矢量三角形。则N 1与N 2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为定值。作图。由图形可知,当板缓慢向水平转动中,N 2的方向逐渐向竖直变化在减小,N 1的方向始终水平也在减小。答案B 。 ◇◇考查1力与运动
15【13新课标1卷】14答案:C 解析: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第一列是时间的平方,对比第一列和第三列可以发现,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 对;A 、B 、D 错。 ◇◇考查1力与运动
16【13新课标1卷】19答案:BC 解析:在时刻t 1,b 车追上a 车,故A 错;在时刻t 2,a 车的斜率为正,速度沿正方向,b 车的斜率为负,速度沿负方向,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故B 对;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斜率先减少后增加,速率先减少后增加,故C 对;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斜率有时比a 车大,则b 车的速率有时比a 车大,故D 错。 ◇◇考查1力与运动
17【13新课标1卷】21答案:AC 解析:由图b 求出飞机的位移大约为110m ,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故A 对;在0.4s-2.5s 时间内,图像的斜率恒定,加速度恒定,阻拦索的张力恒定,故B 错;由图像的斜率求出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 g ,故C 对;阻拦索的张力恒定,飞机的速率减小,由P=FV 可知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减小,故D 错。 ◇◇考查1力与运动
18【13新课标2卷】14答案C 【解析】当0m F f <<时,物块始终静止,加速度为0;当m F f >时,物块做加速运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 F f ma -=,又m f mg μ=,则有F ma mg μ=+,故选项C 正确。 ◇◇考查1力与运动
19【13新课标2卷】15答案C 【解析】设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若f 的方向沿斜面向下,有1sin F mg f θ=+①;若f 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有
物理真题解析(分章节) 8 2sin F f mg θ+=②,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可知cos f mg μθ=③,由①②可求得f 的值,而物块的质量m 、斜面的倾角θ无法求出,故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cos N mg θ=)也无法求出。本题选C 。 ◇◇考查1力与运动
20【13新课标2卷】21答案AC 【解析】据题意,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汽车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向心力由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故路面外侧高内侧低,A 正确;车速小于vc 时,汽车的向心力减小,由于地面比较粗糙,故汽车受到的静摩擦力将会阻碍车辆向内侧滑动,B 错误;同理可知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C 正确;由选项A 的分析可知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向心力的大小不变,故临界速度vc 的值不变,D 错误。(对于选项BC 也可结合实际情况直接判断出正误,如汽车可以静止在转弯处,汽车速度过大将做离心运动。)◇◇考查1力与运动
§2力与天体运动选择题(必考小题6分)
21【07全国1卷】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
A .0.5 B2 C .3.2 D .4
22【08全国1卷】17.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
B.2
C.20
D.200
23【08全国1卷】19.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 ,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 kg/mol ,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 。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 4×1016 m 3
B. 4×1018 m 3
C. 4×1020 m 3
D. 4×1022 m 3
24【09全国1卷】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
4.7倍,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
量G=6.67×10-11N ·m 2/kg 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A.1.8×103kg/m 3
B. 5.6×103kg/m
3 C. 1.1×104kg/m 3 D.2.9×104kg/m 3
物理真题解析(分章节) 9 25【10新课标】20.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O T T ,纵轴是lg(/)O R R ;这里T 和R 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O T 和0R 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 )
26【11全国2卷】19.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
A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B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
C .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
D .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
27【11全国1卷】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m/s ,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千
米,无线电信号传播速度为3x108m/s )( )
A.0.1s
B.0.25s
C.0.5s
D.1s
28【12新课标】21.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R d -1 B. R d +1 C. 2)(R d R - D.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