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真题解析(分章节) 1 高中物理
§1力与运动选择题(必考小题6分) (1)
§2力与天体运动选择题(必考小题6分) (8)
§3力运动学大题(必考一大题18分) (11)
§4电学 (必考一小题6分) (20)
§5磁电学选择题(必考小题12分) (24)
§6磁电学大题(必考一大题18分) (32)
§7热 (选考一15分) (45)
§7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选考二5分) (51)
§8光 选考二10分) (55)
§9碰撞与动量守恒大题(选考三10分) (60)
§11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选考三5分) (70)
§12物理实验题(必考18分) (74)
第Ⅱ卷(物理)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书写作答无效。
§1力与运动选择题(必考小题6分)
1【07全国1卷】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 的作用。力F 可按图(a )、(b )、(c )、(d )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 与mg 的比值,为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若用4321υυυυ、、、分别表示上述
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
A .1υ
B .2υ
C .3υ
D .4υ
物理真题解析(分章节) 2 2【08全国1卷】14.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 )
A.tan φ=sin θ
B. tan φ=cos θ
C. tan φ=tan θ
D. tan φ=2tan θ
3【08全国1卷】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
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
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
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4【10全国1卷】15.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 的木块1
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
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
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a 、2a 。重
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 )
A .1a g =,2a g =
B .10a =,2a g =
C .10a =,2m M a g M +=
D .1a g =,2m M a g M
+= 5【10全国1卷】18.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
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
A .
1tan θ B .12tan θ
C .tan θ
D .2tan θ 6【10新课标】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2121F F l l -- B.2121F F l l ++ C.2121F F l l +- D.2
121F F l l -+
7【10新课标】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t υ-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A .在10~t 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 .在10~t 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物理真题解析(分章节)
3 C .在2t 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 .在13~t t 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8【10新课标】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
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
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1
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1
B.2
122-
D.1-2
9【11全国1卷】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10【11全国1卷】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11【11全国1卷】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12【12新课标】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物理真题解析(分章节) 4 13【12新课标】15.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
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
b 和
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
空气阻力,则( )
A 、 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
B 、 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
C 、 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
D 、 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 14【12新课标】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
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
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
程中( )
A.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增大
B.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
C.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始终减小
D.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先减小后增大
15【13新课标1卷】1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
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
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
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16【13新课标1卷】19,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
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一时间(x-t )图线,由图
可知( )
A.在时刻t 1,a 车追上b 车
B.在时刻t 2,a 、b 两车引动方向相反
C.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不a 车大
17【13新课标1卷】21.2012年11曰,“歼15”舰载机在“辽
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 )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 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I000m 。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则( )
物理真题解析(分章节)
5
A 、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 、在0.4s-2.5s 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 、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 g
D 、在0.4s-2.5s 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儿乎不变 18【13新课标2卷】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 与a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19【13新课标2卷】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 )
A .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20【13新课标2卷】21.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
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c 时,汽车
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vc ,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虽然高于vc ,但只要不超出某一高度限度,车辆便不会
向外侧滑动
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c 的值变小
1【07全国1卷】18答案C 【解析】选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分别得到对于A 图:
11.520.51mg mg mv ?+?= 对于B 图: 20.511 1.51mg mg mg mv ?+?+?= 对于C 图: 31 1.52mg mg mv ?+?= 对于D 图: 41.52mg mv ?= 综合四个选项得到3v 最大。 ◇◇考查1力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