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2)

2025-08-06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创立的,为什么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所研究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

类解放问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某一阶段。因此,它的结论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正因为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要求,所以它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芒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前途光明。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光明日报》,2003年4月1日)

案例讨论:

1,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3,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案例点评: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一种思潮的出现、传播乃至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随着时日的推移趋于衰落,逐渐被遗忘,最后成为故纸堆而被蛰居书斋的学者们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很多“思想”和思想者的命运。而马克思及其学说却摆脱了这一命运。它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表明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就像自然科学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研究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一百多年来,它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二、回望毛泽东

毛泽东逝世己32年了,但是伟人的身影始终矗立在人们视野的地平线上。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人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广泛、长远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并给整个世界强烈的震撼。他是20世纪中国的旗帜、象征和灵魂,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奋斗了一生,多次使中国革命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不了解毛泽东就不了解20世纪的中国。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在于,他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经验和智慧,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气魄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有人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批判了“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正确的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回答外国记者时明确指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是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缔

造者来纪念,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不能丢。我们绝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往事已矣,巨人长眠。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解放战争的千里决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头的探索,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历史,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发端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以及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毛泽东超越了时代,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12页)

案例讨论:(1)“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2)为什么说毛泽东是伟人?(材料中有相关论述,可用横线标出)(3)评析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案例点评:

邓小平曾经坚定地说:“我们要对毛主席的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

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全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是发展,既源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又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超越。科学发展观突出了机遇说,强调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是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国就能建设起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处理好发展中的相关矛盾。因此,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发展说,它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又好又快发展,它推进了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关键在于它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邓小平曾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可持续发展论。但发展过程中的粗放性、浪费性、污染性,使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暴露出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将发展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量的扩展发展到质与量的统一,克服了以往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明确提出发展的协调性,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它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张忠良、李莉,湖南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光明日报》,2006年8月1日)

案例讨论:

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在哪里?

3,联系实际谈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案例点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新的思维方式、文明模式和生活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专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无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2、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 武装斗争

B 议会斗争

C 合法斗争

D 地下斗争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不包括()

A 城市小资产阶级

B 大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农民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问题

A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 革命的动力

C 革命的对象

D 革命的前途

5、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 封建社会

B 殖民地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6、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A 农民阶级的革命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无产阶级革命

7、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

A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 《共产党人发刊词》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持久战》

8、区别新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 领导权问题

B 革命对象问题

C 革命形式问题

D 革命动力问题

9、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论断的是()

A 朱德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10、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

A 从思想上建设党

B 从作风上建设党

C 从组织上建设党

D 从制度上建设党

11、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

A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官兵平等的原则

C 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原则

D 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

12、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武汉纺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0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