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
专题一
一、单选题
1、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的思想。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周恩来
2、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的()
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新阶段》
D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的论述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4、就全党来讲,对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这个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是在()
A 中共十二大以后
B 中共十七大以后
C 延安整风以后
D 遵义会议以后
5、()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8、邓小平正式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
是在()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9、“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提出的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0、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是第一次()
A 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B 阐述“三个代表”的基本内涵
C 阐述“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
D 阐述“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
A 坚持与时俱进
B 执政为民
C 坚持党的先进性D发展生产力
12、()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A 可持续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发展
D 协调发展
13、以人为本的“人”是指()
A 个体的人
B 广大人民群众
C 抽象的人
D 公民
1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公平
B 正义
C 发展
D 协调
1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 以人为本
B 发展
C 公平
D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 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7、江泽民提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发展
B 群众基础
C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D 党的先进性
18、邓小平抓住()根本问题,并作了系统回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 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理论创新
C 实事求是
D 一切从实际出发
20、1941年,毛泽东明确界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在()
A 《新民主主义论》
B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C 《整顿党的作风》
D 《改造我们的学习》
2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22、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
A 理论创新
B 实事求是
C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23、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是()
A 人口多,底子薄
B 地区发展不平衡
C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24、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是()
A 陈云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25、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
A 1927年
B 1928年
C 1929年
D 1930年
26、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为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号召全党()A “大兴理论联系实际之风” B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C “大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风”
D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7、江泽民曾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批评与自我批评
B 敢将真话,做实事
C 与时俱进
D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28、邓小平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正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必须()
A 发展生产力
B 实事求是
C 敢说真话
D 解放思想
29、从党的历史发展来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的()
A 理论问题
B 实践问题
C 政治问题
D 思想问题
30、在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 理论创新
B 制度创新
C 科技创新
D 文化创新
31、实事求是的“是”指的是()
A 研究
B 从实际出发
C 客观事物
D 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3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A 保持先进性
B 具有科学性
C 体现民族性
D 富于创造性
33、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在党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3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
A、实践创新
B、科技创新
C、体制创新
D、制度创新
35、1941年,毛泽东明确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在()
A、《新民主主义论》
B、《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C、《整顿党的作风》
D、《改造我们的学习》
36、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
A 1927年
B 1928年C、1929年D、1930年
二、多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
3、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
A、统筹城乡及区域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4、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B、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A、一要吃透理论
B、二要搞清实际
C、三要解放思想
D、四要与时俱进
7、与时俱进,就是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讲求实效性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为重新恢复党的思想路线所做的贡
献有()
A、领导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
B、拥护和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D、提出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呈现:
一、千年伟人马克思
材料1
1999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BBC)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伟人”活动,评选结果是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后来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39名候选人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马克思。说明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千年伟人”。
从1995年到1998年,千人以上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会议开过四次。2000年世纪之交,法国“马克思园地”协会在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题为“全球化与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在纽约还举行了2400人参加的“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世界其他地区也举办了类似的活动。法国《世界报》用“回归马克思”的题目来形容并点评这种热潮。法国《人道报》在报道1998年巴黎国际大会时有这样的文字: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而这次会议将“再次让历史沸腾起来”,“《宣言》对21世纪仍将发生重要影响”。
(靳辉明:《千年伟人马克思》,《参考信息》,2002年4月30日)
材料2
马克思并非高官政要,也并非亿万富翁,他一生穷困,连爱子夭折都无钱安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逝世时惊动了整个欧洲,不少报刊发表评论和文章对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组织对他表示哀悼。在相隔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在英国,马克思名列公选的千年伟人之首。在人类历史上为穷人说话表示哀怜的思想家并不少,唯有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真正用科学理论揭示他们的处境和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的。这个真理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