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之分析(3)

2025-08-07

[xiii] 参见王俊雄:“中国早期留美学生建筑教育过程之研究-以宾州大学毕业生为例 A Study on the America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First-Generation Architects with E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Graduat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台湾国科会专题研究,NSC88-2411-H-032-009, 1999年

[xiv] 参见弗莱姆普敦、拉托:“关于19世纪到1970年代的美国建筑教育”,K. Frampton &.

A. Latour: “Notes on America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From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untill the 1970s”,Lotus International 27, 1980

[xv] 克瑞曾经说道:“我们都知道关于语言的变形有这样的说法:…语言的健康变化应该能隐含原本含意而没有伤害。?在这点上,建筑的变形应该是相同的。”这是克瑞反对将古典与现代完全对立、反对将建筑历史说成是技术发展史的基本立论。见格罗斯曼:《保罗。克瑞的市镇公共建筑》,“序言”。Elizabeth Greenwell Grossman, RISD. 《THE CIVIC ARCHITECTURE OF PAUL CRET》,“Prefa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xvi] 陈植:“缅怀思成兄”,《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986,第3页。

[xvii] 参见费慰梅:“梁思成小传”,Wi lma Fairbank, “Liang Ssu-ch'eng: A Profile” a preface for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tructural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Its Types” MIT Press, Cambridge, 1984

[xviii] 参见林洙:“开拓者的足迹,梁思成的一生”,杨永生、明连生编《建筑四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林洙:《建筑师梁思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

[xix] 费慰梅:《梁与林,一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现者》,P.26. (Wilma Fairbank: “Liang and Lin, Partners in Exploring China?s Architectural Pas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iladelphia, 1994)

[xx] 林徽因:“绪论”,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P. 3.

[xxi]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明文书局,1989,第9页。


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之分析(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工作职责示范文本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