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试管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Δ
K2MnO4+MnO2+O2↑。
(4)选用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需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5)该方法能测量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是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 V L,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则室温下氧气密度的计算式
为:mg-ng VL
。
(6)假定其他操作均正确,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会导致氧气体积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23.酒精灯分液漏斗2KMnO4K2MnO4+MnO2+O2↑ a 不可靠排水稀硫酸浓硫酸 a 试管内的多孔隔板上面
【解析】
【分
解析:酒精灯分液漏斗 2KMnO4Δ
K2MnO4+MnO2+O2↑ a 不可靠排水稀硫酸
浓硫酸 a 试管内的多孔隔板上面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①是酒精灯,仪器②是分液漏斗,故填:酒精灯;分液漏斗;(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
2KMnO4Δ
K2MnO4+MnO2+O2↑;
(3)如果用E装置来收集O2,氧气从b处进入,验满时应该把带火星木条放在a处;有研究显示:O2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O2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不可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a,不可靠,排水;(4)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如果用C装置代替B装置,则锌粒放在C装置的:试管内的多孔隔板上面,通过控制导气管上的活塞
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答案为:稀硫酸,浓硫酸,a ,试管内的多孔隔板上面。
【点睛】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4.(1)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甲组 产生蓝色沉淀,天平①平衡(填“平衡”或“不平衡”) ②2NaOH+CuSO4=Cu(OH )2↓+Na2SO4;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乙组 烧杯中产
解析:(1)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甲组 产生蓝色沉淀,天平①平衡(填“平衡”或“不平衡”) ②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 定律
乙组 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③2H 2O 22H 2O+O 2↑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
恒定律
丙组 ④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反应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 3Fe+2O 2Fe 3O 4 该实验遵守质量守恒
定律 (2)反应生成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质量减少;
【实验反思】种类、数目.
【解析】
(1)由于甲小组用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没有物质跑出,质量不变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
乙小组用的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和水,有气体跑出质量减少,天平不平衡,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2H 2O+O 2↑;
丙组同学铁丝放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乙小组用的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和水,有气体跑出质量减少,天平不平衡;
【实验反思】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种类、数目均不变.
【点评】只要是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减少一定是有气体生成跑出(或在气球中产生浮力),只要是质量增加,一定有别的物质参加了反应,在设计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时要考虑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组装装置时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写方程式要注意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尤其是反应条件的标注(气体和沉淀,反应条件).
25.(1)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2)小(3)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双氧水,观察到大量气泡
【评价设计】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解析】
(1)本题的实验目的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所以“
解析:(1)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2)小(3)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双氧水,观察到大量气泡
【评价设计】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解析】
(1)本题的实验目的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所以“待测数据”是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2)如果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时间小;(3)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只有氧化铜,而且正好是加入的氧化铜的量,我们可以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双氧水,观察到大量气泡.说明氧化铜有催化作用;
【评价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26.e b c a 先通一氧化碳防止气体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
CuO+COCu+CO2 检验生成物中的CO2 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CO
解析:e b c a 先通一氧化碳防止气体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 CuO+CO Δ
Cu+CO2
检验生成物中的CO2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CO2+Ca(OH)2═CaCO3↓+H2O 燃烧掉 e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通入一氧化碳、加热反应、检验生成物、尾气吸收,连接装置的顺序为:e接b,c接a,故填:e;b;c;a;
(2)由于一氧化碳气体是可燃性气体,所以在点燃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使装置中的空气排净,然后再加热,防止气体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装置B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
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Δ
Cu+CO2;
故填:先通一氧化碳;防止气体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CuO+CO Δ
Cu+CO2;
(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需要检验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再者就是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A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故填:检验生成物中的CO2;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CO2+Ca(OH)
2═CaCO3↓+H2O;
(4)一氧化碳有毒性,所以要进行尾气处理,反应后应将气体燃烧掉;故填:燃烧掉;(5)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时,从e端进入集气瓶,一氧化碳聚集在上部将水从d导管中压出;故填: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