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太仓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4)

2025-09-27

(2)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解析:(1)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第16页,共21页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

(2)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

26.答案:解:

(1)a图,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

(2)b图,延长线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虚焦点;

(3)c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因此该透镜为凹透镜;

(4)d图,由图知,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交于一点(注意图中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所以这个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填凸透镜.如图所示:

解析:(1)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过焦点的光线将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2)延长线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射出,其折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经过凹透镜的虚焦点;

(3)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并结合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光线元件.

作透镜的光路图关键是要熟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并对三种光线特别留意,即:平行于主光轴的、过焦点的、过光心的;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光学元件的光学特点.

27.答案:

解析:

【分析】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光的会聚找合适的光学元件,属于基础题。

【解答】

一束平行光经透镜折射后会聚,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应填凸透镜,如下图:

第17页,共21页

28.答案:振动;空气;能量;D

解析:【解答】

(1)当敲响音叉乙时,音叉乙振动发声,振动通过两音叉之间的空气传递给音叉甲,甲振动将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传递能量;

(2)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在月球上做此实验,我们将听不到音叉发声,乙发出的声音传不到甲音叉,甲音叉不振动,故看不到甲中乒乓球被弹起,故选D。

故答案为:(1)①振动;②空气;③能量;(2)D。

【分析】

(1)①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③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可以传递信息;

(2)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甲中音叉不会振动。

综合运用声音的产生、传播知识可解答此题。

29.答案:v=s

t

;5.00;0.01;左

解析:解:(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

t

(2)A点时刻为8:5:9,B点时刻为8:5:4,所用时间t为5s;

以小车的左轮为准,则A点刻度为4.00cm,B点刻度为9.00cm,

所经过的路程s=9.00cm?4.00cm=5.00cm.

平均速度v=s

t =5cm

5s

=1cm/s=0.01m/s.

(3)由图示数字钟可知,从右向左数字钟的示数越来越大,则小车的运动方向是由右向左.

故答案为:(1)v=s

t

;(2)5.00;0.01;(3)左.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

t

(2)根据表的示数读出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的时刻.然后通过读刻度尺得出距离.再根

据v=s

t

求得平均速度;

(3)根据数字钟的示数判断小车的运动方向.

此题考查了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求法.应熟记公式,注意单位.

30.答案:(1)使物质均匀受热;

(2)10;

(3)能;

(4)增加冰的质量

解析:

第18页,共21页

【分析】

本题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考查了固态物质的加热方法、晶体的熔化特点等,属于基础知识。

(1)把盛有回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使固体均匀受热,减慢熔化速度,发现熔化过程中的规律;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4)开始熔化的时间到熔化结束,即为冰熔化的时间;延长熔化时间,可以从酒精灯火焰上和烧杯中冰的数量上去考虑。

【解答】

(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2)由图可知,冰在第5min到第15min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0℃不变,故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5min=10min;

(3)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冰不再熔化,由于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无法吸收热量,该现象能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4)实验中小林同学发现冰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现象,可以增加冰的质量或者将酒精灯火焰调小,来延长加热时间。

故答案为:(1)使物质均匀受热;(2)10;(3)能;(4)增加冰的质量。

31.答案:(1)C

(2)增大小于0℃

(3)是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解析:

【分析】

(1)要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需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折射角的大小,将两者比较得出规律;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3)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多次测量是为了获取多组数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此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

(1)A.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偶然性太强,客观性不够.此选项错误;

B .保持入射角不变,虽然进行多次实验,但得到的折射角是相同的,得不出客观的结论,此选项错误;

C .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每次实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发现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化的规律,得到的结论是普遍的,此选项正确;

故选C。

(2)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第19页,共21页

(3)从实验过程可以看出,实验中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C;(2)增大;小于;0℃;(3)是;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32.答案:解:

根据题意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s=120m+3000m=3120m,

那么火车过桥时的速度v=s

t =3120m

100s

=31.2m/s。

答:火车过桥时的速度为31.2m/s。

解析:火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大桥长与火车长,根据速度公式就会算出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长与火车长的和是关键,该题属于基础知识考题。

33.答案:解:

甲: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向外抽时,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由此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乙: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笛子中的空气柱发生振动,而且笛子柱的长度在不断变化,振动频率不断变化,造成音调的改变。所以笛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振动。

答: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乙、丁;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丙说明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解析:(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等知识进行解答。

34.答案: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A;红外线;热;红;黑

解析:解: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

(1)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放置一块红玻璃片,则白屏上将见到红色光.

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若移走红玻璃片,在白屏上贴满绿纸,绿纸反射绿光,吸收红光,则屏上将呈绿色和黑色.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A;红外线;热;(2)红;黑.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

(2)红色光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太仓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三氟甲苯市场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