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良的交通习惯
1. 不走人行横道, 不靠路右边走。
2. 不走人行横道、 天桥, 随意横穿马路。
3. 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 不服从交通管理。
4. 在车行道、 桥梁、 隧道上追逐、 玩耍、 打闹。
5. 穿越、 攀登、 跨越道路隔离栏。
6. 在铁路道轨上行走, 玩耍。
7. 横穿铁路和钻火车。
8. 不听从铁道口管理和信号管理。
(二) 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问题
1.未满 12 岁的儿童独自骑车。
2.在人行道、 机动车道骑车, 逆行骑车。
3.骑车横冲直闯、 争道强行, 与机动车抢道。
4.转弯不减速, 不打手势。
5.在路口闯信号。
6.骑车双手离把。
7.追逐打闹, 三五并行。
8.手攀机动车行驶, 紧跟机动车行驶。
(三) 中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1.缺乏交通安全意识。
2.缺乏交通安全知识。
3.缺乏交通安全责任感。
4.存在麻痹思想。
5.存在侥幸心理。
(四) 正常的行路常识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 没有人行道的靠路右边行走。
(2)横过车行道时, 须走人行横道。 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 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 须注意车辆, 不准追逐、 猛跑。 没有人行横道的, 须直行通过, 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 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3)列队通行道路时, 每横列不准超过二人。 须紧靠车行道右边行进。
(4)列队横过行车道时, 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 没有人行横道的, 须直行通过。
(五) 正常的骑自行车常识
(1)转弯前必须减速慢行, 向后观望, 伸手示意, 不准突然猛拐;
(2)超越前车时, 不准妨碍被超车的行驶;
(3)通过陡坡、 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途中车闸失效时, 须下车推行。下车前须伸手上下摆动示意, 不准妨碍后面车辆行驶;
(4)不准双手离把、 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5)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
(6)不准扶身并行、 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7)大中城市市区不准骑自行车带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还规定: “车辆、 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在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 残疾人专用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在没有划分中心线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 机动车在中间行驶, 非机动车靠右边行驶”。 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或交通标志控制的交叉道口时, “支路车让干路车先行”; “支、 干道不分的, 非机动车让机动车先行”。
上述这些规定, 是骑车人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定, 也是骑车的安全保障, 不遵守这些规定就有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六) 乘车人交通安全
《条例》 规定, 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乘坐公共汽车、 电车和长途汽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候车, 待车停稳后, 先下后上;
(2)不准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3)不准携带易燃、 易爆等危险品乘坐公共汽车、 电车、 出租车和长途汽车:
(4)机动车行驶中, 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 不准跳车;
(5)乘坐货运机动车时, 不准站立, 不准坐在车厢栏板上。
有下列情况不应乘车, 以免发生危险:
第一, 发现车辆破损, 声音异常时; 发现驾驶员精神状态不佳、 酒后驾车时; 发现车辆不正常运行、 客货混载、 违章超载时; 发现客车有其他违反操作规程时。
第二, 恶劣天气如大风、 大雨、 大雾、 大雪不坐汽车长途跋涉。
第三, 病中无人陪伴不要乘车。
第四课 预防踩踏事故
教学目的:
1、 了解踩踏事故发生后的后果, 知道有关的懂得预防踩踏事故发生的措施。
2、 知道遭遇拥挤的人群和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培养学生具备应对踩踏事故的措施的能了, 是自己不受伤害, 具备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树立安全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器材: 投影仪、 幻灯片或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四川发生学生踩踏事件
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明明看见楼上走廊里一群群学生在往楼下走, 却在楼梯口等不到孩子出来, 吃惊的家长跑近楼梯一看, 上百个拥抢着下楼的学生正踩踏滚翻成一团, 一层一层压在一起堆成了一座“人山”! 前日中午, 营山县云凤实验学校小学部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件, 9名学生受伤住进了医院, 2 人重伤。 本报记者接到热线报料后, 于昨日凌晨 1 时许赶到了南充市营山县。
当时也参与了救人的该校唐副校长告诉记者: 事发原因是因为下雨, 楼梯间打滑造成前边学生摔倒, 后面学生拥挤发生踩踏, 对于此事校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事情发生后,他和很多老师尽快赶到现场救人, 以最快速度将受伤孩子们送到了医院抢救。 共有 9 名学生受伤住进了医院, 其中两个分别为 8 岁、 9 岁的女孩为重伤。
据抢救医生透露, 幸好事故发生后, 家长老师们保持冷静、 有序地进行抢救, 才挽回了孩子们的小生命。 假如当时稍显混乱, 再耽搁一些时间, 压在最下面的几个孩子恐怕很难生还。
[事件回放]:
昨日上午, 记者见到了在踩踏事故中最早滑倒、 并被压在最底层的两个小女孩 9 岁的黄佳和 8 岁的邓洋洋, 她俩分别住在营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病房和胸外科病房。邓洋洋告诉记者, 她和黄佳手拉手下楼时, 感觉被后面的人推了一把, 地面又很滑, 两人当即就滑倒了。 黄佳被压在最下面, 她倒在黄佳身上, 越来越多、 越来越重的同学压在自己身上。 当时她拼命想把黄佳推开, 但推不动; 她想喊, 喊不出; 想哭, 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她感到胸口越来越堵, 憋得难受, 没办法呼吸??等她醒来时, 已经被家长们抱到了一辆警车上。
20XX 年 10 月 25 日晚上 8 点,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小学的晚自习像往常一样按时结束了。 铃响过后, 孩子们蜂拥而出, 顺着楼梯下楼。 楼梯上都是人。 突然听到一个男同学大声喊“见到鬼了!” 向下走的人群突然间乱了, 有学生被挤倒了, 可后面的人还在不断地往前拥, 后面的人踩在摔倒人的身上也被绊倒了, 顺着楼梯往下滚, 一楼二楼间转角的地方很快堆成了人堆, 灾难发生了。 在这次拥挤踩踏事故中, 8 名学生死亡、 17 名学生受伤。20XX 年 10 月 31 日下午 4 点半左右,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估衣小学正值放学时间, 上、 下楼梯的学生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12 名学生受伤。
20XX 年 1 月 17 日上午,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近百名学生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12 名学生被踩伤。
20XX 年 9 月 23 日,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丰镇市第二中学发生学生拥挤造成楼梯护栏坍塌事
故, 事故中 21 名学生死亡, 47 名学生受伤。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 应该马上避到一旁, 但是不要奔跑, 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 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 可以暂避一时。 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 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 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 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 即便鞋子被踩掉, 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 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 例如路灯柱之类, 待人群过去后, 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 要时刻保持警惕, 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 或人群开始骚动时, 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 千万不能被绊倒, 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 马上要停下脚步, 同时大声呼救, 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 最好把孩子抱起来, 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 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 身体蜷成球状, 双手在颈后紧扣, 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 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 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 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 不要被别人感染, 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 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 不要试图超过别人, 更不能逆行, 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同时发扬团队精神, 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 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 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