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抓好公推直选试点为切入点,精心组织,创新举措,稳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我们把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切入点,从10月下旬开始,在全县农村和城市基层分别选取了龙蚕镇、县人民医院、嘉宝汽车有限公司等行政、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试点,同时在XX二中进行了校长、书记公推直选试点。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公开推荐阶段任务,本月20日前完成直接选举阶段的任务。
(一)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科学制定一个届期目标。我们把实事求是、科学制定岗位目标作为公推直选的前提和重要步骤,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按照“组织意愿、群众意愿和竞选人意愿有机结合”的原则,创新性地形成了一套“四步目标制订法”。第一步,组织人员深入各公推直选单位实地调研,走访群众,拟定涵盖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为民办实事等方面的初步目标;第二步,组织召开由各单位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目标座谈会,就初步形成的届期目标进行咨询和讨论,进一步修订完善目标方案;第三步,将前两步形成的目标方案印发给竞选者,广泛征求他们对初步目标的意见和建议后再次修订目标方案;第四步,县委召开常委会,对各单位的届期目标方案进行审定,形成最终目标方案,并将这个目标方案进行公示,让党员和群众都知道,让其以目标推荐能人、选择强人,今后以此目标评价选出的党组织负责人,建立了“以目标选人、以目标管人”的机制。
(二)充分落实群众选择权,创新一种科学的选人办法。在选人办法上,我们既借鉴先行者,又锐意创新,总结提炼出“54321”公推直选法:即报名资格审查合格者必须达到5名以上,群众公开推荐产生4名初步候选人,县委常委会审查推荐产生3名预备候选人,全委会推荐产生2名正式候选人,全体党员差额直选产生党组织负责人(全校教职员直接选举产生校长)。采取“54321”公推直选法,首先,创新了候选人提名方式。截止11月4日止,4个公推直选试点单位共有60人报名参加相应职位的竞选。在征求县纪委、监察局、信访办、检察院、公安局、审计局、安监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等8个单位意见基础上,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确认58人入围。其中,符合龙蚕镇党委书记职位条件的竞选者27人,符合XX二中校长、书记职位条件的竞选者19人,符合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职位条件的竞选者6人,符合嘉宝公司党委书记职位条件的竞选者7人。这一情况表明基层干部踊跃参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积极性很高。竞选者在有组织地实地调研后进行演讲答辩,由群众无计名投票推出4名初步候选人,改变了以往候选人由组织提名或组织推荐的方式,4个试点单位4个职位候选人的推荐大会,各层面参会人员达924人,把公推直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权力真正交给了群众。开始,不少党员群众还半信半疑地问:真的没有内定人选,要把推荐权交给我们?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们说,太好了,这才叫民主嘛。龙蚕镇的公推大会上,有25人要作竞职演讲,会议时间长,不少年逾七旬的老党员一大早就来到会场,天黑才回去,他们说,“辛苦点没啥,只要能够选个好书记就乐意。”其次,创新了候选人确定方式。我们实行三轮推荐、层层筛选,最后确定2名正式候选人。候选人作两次陈述,分别接受领导、专家及群众代表的提问和答辩,先群众公推,再由常委会审查推荐,最后由县委全委会票决推荐产生正式候选人。11月13日,县委召开全委会,聘请了9名市、县两级熟悉基层党建、社会事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和专家,邀请了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代表、群众代表列席会议。全委会听取了预备候选人对施政措施的陈述与答辩,投票产生了2名正式候选人,实现了群众放心、党员放心、组织放心。再次,创新了选举方式。本月20日前将在各公推直选单位分别召开选举大会,由公推直选单位全体党员直接选举党组织负责人。推行直选实现了三个转变,即选举方式由过去的党代表间接选举向全体党员直接选举转变,由过去主要领导等额选举向差额选举转变,由过去选举人不知情向通过竞职陈述和询问答辩全面了解候选人转变。
(三)以强化群众监督为重点,完善了一套科学的监管机制。在公开推荐大会上,有党员说,竞选者一个比一个讲得好,他们的承诺令人鼓舞。但是如果他们当选了,不履行承诺,我们怎样监督,能不能罢免。当他们得知当选后的评价权也交给群众,如真不称职,启动罢免程序也是党员说了算。他们说,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去选。为了加大对当选者的监督管理力度,我们将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每年底由组织部、主管单位组成综合目标考核组,对当选者的工作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通报选举单位全体党员群众,并视其情况兑现奖惩;将实行年度工作报告和社会评价制度。当选者每半年以书面形式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年底向党员大会汇报当年的工作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党员大会邀请所在地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加,对当选者的年度工作或届期工作、个人形象进行社会评价;将实行质询与罢免制度,10名以上党员、群众联名,可以对当选者提出质询,当选者接到质询书后,应及时书面答复或会议答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10名以上正式党员、五分之一以上党员附议,以书面形式署名向县委提出罢免动议,阐明罢免的理由及依据的事实,县委组织部于受理动议后10日内进行审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三、整体联动,配套实施,确保党员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按照省委新都会议和省委组织部3号文件的要求,我们在扩大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范围的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推进“三联”制度、开放基层党务、扩大全委会权力等机制,确保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得以实现。
(一)大力实施“民心考核”,不断完善社会评价机制。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同志到XX调研时提出的“政绩考核无论方法有多少,‘民心考核’是决定性的”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后期,便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民营企业家代表、各民主党派人士、群众代表等15个层面近1000人,对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级职能部门进行学习、团结、勤政、实绩、廉洁等五大类十多个小项的民主测评,对11名群众公认度高、作风务实、业绩突出的干部进行了提拔使用;对因工作实绩不突出、群众不满意的石梁乡党政班子给予了集体免职处理,形成了“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双向三评”的“阳光评议”格局。省委新都会议和省委组织部3号文件下发后,县委又全面启动社会评价工作,将评价对象由县级、科级领导班子及成员延伸到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村(居)“两委”班子及成员。在评议方式上,采用在大会上公开述职、群众现场提问、现场测评等方式进行。把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奖惩、培训等的重要依据。今年11月底,我们将结合年度目标考核,变过去组织部门考察为实行群众说了算的“民心考核”,将班子、个人的德能勤绩廉完全交给群众评价。对群众评价差的党政班子,进行公推直选重新产生,使其由群众不满意的班子转变为群众满意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