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区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汇报6篇范文精选(2)

2025-08-22

一、提高认识,强化基层民主协商意识。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可以减少隔阂、增进互信、达成共识、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是化解底层冲突的重要途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党员干部和行政领导树立民主协商观念,提高对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主动、自觉实行政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让协商真正成为实现最广泛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断提高民主执政的能力和水平。人民政协在推进民主协商的过程中,要大力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平等共赢、相互沟通、相互包容、尊重公共利益的公民意识,用民主协商的方式方法解决好利益矛盾,建设具有宪政精神的公民文化,实现政治清明的目标。

二、创新事业,把政协工作向基层拓展。人民政协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履行政协职能的第一位,坚持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将政协工作向基层拓展,这样就有利于基层民主协商的开展,才能做到民有所疾,我有所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积极为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献计出力。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参政议政,坚持“党委想什么,政协就议什么,想党委之所想;政府做什么,政协就帮什么,只帮忙不添乱;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是什么,政协就如实反映什么”的工作原则,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协商,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下基层、进社区”活动,号召广大政协委员到有困难的地方去,多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及时把群众的要求、愿望向党委、政府反馈,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三、健全机构,将政协组织向基层延伸。借鉴外省(市)经验,在条件具备的县(市、区)乡镇(街道) 试点设立政协派出机构,可以称为政协工作委员会或政协工作联络办,为县一级政协组织的派出机构,在县(市、区)政协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通过构建上下联动的政协工作组织网络,拓宽政协工作领域,畅通基层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扩大基层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为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团结稳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力量。乡镇(街道)政协工委最好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可以列席县(市、区)政协相关会议。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担任联络处主任,另有一名非党副乡镇长担任副主任,每届任期为3年。主任为正科级,副主任为副科级,并落实编制和待遇。

较大的行政村(社区)试点设立政协工作联络员队伍,在乡镇(街道)政协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设有“政协委员工作室”、“民情联络点”、“委员信箱”,以实现基层民主协商的有序化、常态化,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在基层工作中的作用。政协工作联络员由行政村(社区)民主推荐,乡镇(街道)党委批准,报县(市、区)政协备案,由乡镇(街道)政协工委颁发聘任证书,每届任期为3年,并参照村干待遇,由县(市、区)发给一定的工作补助。政协工作联络员的职责是:认真完成乡镇(街道)政协工委安排的各项工作;积极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协助村、居委会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应邀参与乡镇、行政村或居委会的一些重要会议和重要事项的协商;认真完成政协组织交给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政协工作联络员可应邀列席当地县(市、区),乡(镇)政协参政议政会议,参加相关的政协活动;特邀参加村民议事会议。

四、构建平台,努力提高基层民主协商实效。加强对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政协工作的联系和指导,提升队伍素质,激发工作活力,构筑活动平台,发挥其作用,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基层民主协商的内容,形式及载体,扩大群众的有序参与范围,组织开展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咨询会、协商联席会、意见征集会、群众议事会、社区议事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活动,促进基层决策和议事的科学化、民主化。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协商活动,在专题协商上求“深”,在对口协商上求 “专”,在界别协商上求 “特”,在提案办理协商上求 “好”,努力提高履职实效,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3篇: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

摘要:基层协商民主构成了中国协商民主的基本内容与创新形式,但目前我国协商民主大部分集中于高层的协商,在社会精英分子当中进行表达和沟通,在实践中基层协商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更好的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关键词:基层协商民主,议事平台,听证制度

一、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可见,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协商民主中的“新生事物”:基层协商民主,具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的,在十八大中关于基层协商民主只提供了一句理论政策依据——“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这就给基层实践探索留下了无限想像和创新的空间。

二、我国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实践,进一步发挥着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乡村和城市社区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让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一系列举措都丰富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在《协商民主在中国》一书中也提到了近些年在中国各地区的实践案列: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四川成都的“居民议事会”以及贵州遵义的“党员群众集中诉求会议”等基层民主形式。这些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民利益的满足。但是在我国,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基层的社会矛盾还是会随时出现。通过对我所了解的社区发展的一些情况,我认为,基层的社会矛盾之所以会产生,主要还是因为公民与社区管理者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与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互相不信任感。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与上级管理者沟通,交流的平台,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促进双方互相理解。

关于2024年区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汇报6篇范文精选(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2024年纪委监察处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