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二次供水单位每年监测两次,每次按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监测3个点。
3.按照《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在枯水期(4~5月份)和丰水期(7~8月份)各监测1次,采集 20个常规监测工程点80个水样和2
15 个全分析工程监测点的水样,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
4.公共场所环境及用具进行卫生学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覆盖率为100%。
5.指导县人民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审核上报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对全县食品生产、销售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开展卫生知识培训,加强IC卡健康证的制作、发放及管理工作。
(六)重性精神病防控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精神卫生门诊建设;二是确保患者门诊服药工作持续良性运行。
(七)慢性病管理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第二期农村居民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工作;二是继续优质完成疫情、死因、心脑血管病、肿瘤的报告、分析工作。
三、过去五年来的工作业绩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疾控防保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通过国债资金、自筹资金中心办公用房基本得到保障,办公设备进一步完善,期间新增检测设备近30万元,办公电脑和打印机20套、职工办公桌椅60套。全县规范化门诊用房得到了保障。
二是实验室功能进一步提升。中心实验室先后购置全自动生化仪等实验检测仪器40台(件),实验室质量管理进一
16 步规范化,在注重科学的前提下狠抓检验检测质量,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和技术力量,积极开展化验室上等达标工作,努力提高室内、室外质量控制,提高检验、检测样品的准确度,各项检测活动均按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做到了结果公正、准确、及时,为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通过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复查评审验收。
三是疾控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切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人心,在工作中得到显现。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和学科带头人员培训有效实施,开展各种业务培训260多次,实现了工作人员多培训全覆盖的目标。表现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共有近38余人次分别被省市县主管部门授予业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四是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疫情信息报告质量与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传染病疫情直报网络完善,覆盖率达100%。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电脑及打印机,完成了传染病和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化建设。
(二)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心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疾控工作发展重点来抓,“十二五”期间,积极争取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及省级、县级配套资金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扩大免疫规划、居民营养、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等项目资金共计100余万元,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1.免疫规划工作
17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接种率逐年提高,到目前为止,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扩大免疫新增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
2.传染病报告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提高了传染病监测报告率,及时报告率、审核率以及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率均达到了达100%。
3.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性病的监测及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和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一是完成了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接受国家、省、市检查,圆满完成任务;二是完成了中德艾滋病防治项目,顺利通过评估验收;三是完成了国家暗娼哨点监测任务,五年完成采血检测和问卷调查20000多人次。
4.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防控工作稳步发展,各项任务指标超额完成。一是2012年在大庆地区率先开展结核菌痰培养工作;二是2013年顺利完成结核病防治全球基金项目第四轮工作任务,得到国家表彰;三是2014-2015年参加国家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项目,圆满完成118例监测任务。
5.地方病防治
一是抓住中央财政地方病防治项目契机,全力推地方性氟中毒病、碘缺乏病和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布鲁氏菌病控制稳中有降,地方性氟中毒病基本消除,碘盐监测合格率逐年上升,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二是连续三年完成华支睾吸虫综合防治示范区纵向观测工作任务,华支睾
18 吸虫病和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按照国家寄生虫病研究所要求完成了2015年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任务,监测人群1500人。
6.慢性病管理
一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顺利进行,85%的辖区居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50%的高血压患者和35%的糖尿病患者得到规范管理,三级以上严重精神病患者得到救治(其中1名患者得到解锁);二是2014和2015年分别对全县居民开展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抽样调查与评估;三是2015年首次开展国家级农村居民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完成筛查人数1000人,查出阳性患者4人,其中早期2人。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问责”制度,并与年终考核奖惩相结合。二是组织会议培训,促进项目开展规范有序。通过培训全县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全面规范了工作程序,提高了服务技能。三是以开展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动力,狠抓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四是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健康意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明显提升。五是慢病与老年人健康管理得到加强。六是加强工作督导,促进工作开展,采取不定时入户调查,打电话等方式了解相关目标人群的管理服务工作及群众的满意度。七是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综合管理,确保社会稳定。全县户籍范围内符合住院治疗标准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家属监护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