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10月份,老庙镇中心校根据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先后4次组织全镇教师进行大走访活动,每次走访中心校都高度重视,制定周密的大走访方案和制度,并召开全镇中小学校园长会议,安排部署走访的相关事项,在中心校的带动下全镇教师冒着酷暑,深入农户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特别是教育扶贫政策,向老百姓发放并张贴《颍东区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明白纸》2000多份,耐心解答老百姓提出的问题,让他们明白教育资助的对象、资助的标准,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老百姓知晓了政策,能更好地监督社会、学校的资助行为,使教育扶贫在阳光下运作。
(二)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核实与采集学生就读信息
在走访过程中,老庙镇全体教师全面深入农户家中,在宣讲教育扶贫政策,逐户统计核实大学、中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内外学生就读信息,并将统计信息与区扶贫扶贫办信息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同时把家校联系卡贴到农家墙上,切实做到扶贫好政策深入人心,让每一位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补贴补助,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休学。
(三)按政策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截止目前学前教育共资助幼儿443人,资助金额26.58万元。义务教育寄宿生资助320人,资助金额20.775万元,非寄宿生资助750人,资助金额40.95万元。普通高中资助107人,资助金额21.4万元,中高职雨露计划资助199人,资助金额59.7万元。贫困大学生资助189人,资助金额 37.8万元。
四、保障机制和工作措施
1、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形成教育扶贫帮扶长效机制。为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序进行,同时,高标准完成精准扶贫任务,中心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扶贫工作计划、扶贫工作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专题会,及时总结阶段性工作,建立完善并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推动教育扶贫工作纵深开展
2、广泛开展贫困家庭及人口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是对全镇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建立基本情况信息档案,摸准摸实逐级上报;二是建立贫困学生的在校情况档案;三是,及时准确上报补助卡发放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进行及时核审。
3、切实做好扶贫帮困信息反馈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中心校及时责成各自然校建立贫困生档案,了解完善贫困家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生变化,及时上报。
总之,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正确指导下,在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心校积极协调各自然校,密切配合、协调运作,认真组织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圆满完成扶贫工作任务。
颍东区老庙镇中心学校
2017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