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企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工业增速减慢,一方面受到出口减少、国内需求不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发展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新的增长引擎。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和风险大的特点,而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都面临“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在企业经营困难普遍、实现利润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产业转型升级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调整依然处于阵痛期。
二、上半年及全年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分析预测
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明显减速的态势难以根本改变,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7.2%左右,可能成为年内的低点。展望下半年,欧洲国家推出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望遏制欧债危机的恶化势头,加之上年“前高后低”的基数因素,我国出口增速较上半年将有所回升;下半年工业企业去库存化将逐步趋于结束,工业生产有望稳步回升;商品房销量回升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反弹;近期把“稳增长”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所出台的政策措施将会逐步见效;SIC中国经济先行指数已经连续5个月反弹,预示着经济可能在2季度见底,下半年逐步回升。但是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周期性和结构性双重矛盾的压力并没有根本缓解,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乏力,下半年经济回升的幅度有限。根据模型测算,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8%以上,全年GDP增长8.1%左右。
1、工业生产有望企稳回升
推动工业增长的有利因素:一是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的调整,有助于降低工业企业融资成本和改善融资环境。二是随着结构性减税等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油价下调和部分大宗初级产品价格走低,企业生产成本有望降低。三是随着主要行业库存调整期的基本结束,有望扩大生产规模。四是随着投资项目进度加快,工业产品需求将有所扩大。
抑制工业增长的因素:一是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的双重挤压,今年以来企业利润呈现下滑走势。二是我国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中低端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以及外需不足等因素制约工业生产。三是工业企业面临全面产能过剩压力,正处于结构升级换代的阵痛期,工业生产难以快速反弹。
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将延续低位调整势态,下半年工业增速有望稳步回升。初步预计,上半年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0.6%和11.4%左右。
2、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
推动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一是随着投资项目审批进度的加快,以及启动了部分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二是随着融资环境改善,部分高铁建设项目的重新启动,铁路运输投资增速降幅有望大大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