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通识类选修课程学生选课指南 (1)(13)

2025-08-23

哈迎飞,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文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学会理事,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南粤优秀教师。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及省市社科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文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两次被评为广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多次荣获广州大学教学优秀奖。

聂国心,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课程名称:中国新诗鉴赏 课程归属: 人文科学类 课程性质:通识类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李俏梅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

中国新诗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与中国古典诗歌既相承又迥异的审美传统,在诗歌观念、语言、意象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方面都有全新的创造。本课程将通过讲述现代经典诗人诗作(包括郭沫若、闻一多、冯至、穆旦、郑敏、北岛、顾城、舒婷、欧阳江河、王小妮等)使当代大学生了解新诗的成就,提高对于现代诗歌的阅读鉴赏力及写作能力,最终培养一种诗性的生命精神。 任课教师简历

李俏梅,女,1968年12月出生,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1991-1994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自1995年至今,在广州大学中文系任教。在《中山大学学报》、《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市级项目三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历年为人文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现当代诗歌研究课程。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诗歌经典导读 课程归属: 人文科学类

课程性质:精品通识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杜玉俭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广州大学的精品通识选修课程。它从中国古代诗歌中精选200首经典作品,分修身励志、征战报国、爱情友谊、忧国忧民、生产劳动、思乡亲情、生命体验、走进自然、历史反思、风俗文化十篇,每篇20首作品,有中国古典诗歌历史发展与近体诗的形成与格


广州大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通识类选修课程学生选课指南 (1)(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内部辅导11468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串讲...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