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通识类选修课程学生选课指南 (1)(11)

2025-08-23

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概貌、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利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 任课教师简历

郭玉芳,女,博士,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任教广州大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等。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16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另有5篇被EI光盘版收录。2008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五批校级培养对象。2011.9至2012.9公派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学一年,对美国的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切身体会。

课程名称: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课程归属:人文科学类

课程性质:通识类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杨恒平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

1.“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是一门高等院校文科学生的基础性的选修课程,也是综合性院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本课程为适应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引导学生认清中国和世界文化急剧变化发展的新形势,科学地认识和理解中西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交流和碰撞及在当代全球一体化视域下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2. 本课程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们正确而全面地认识中西文化历史传承及当代环境下的各自特征和各自优势,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3. 全面了解全球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知识,以及对相关问题的理性认知态度,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文科学生乃至所有大学生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素养之一。因此,该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文科学生须重点建设的基础课程之一。 任课教师简历

杨恒平,男,历史学博士,任职于人文学院,副高职称,2008年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主要从事宋元明清文化、中西文化比较及历史文献学研究。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名著导读 课程归属: 人文科学类

课程性质:精品通识选修课程 开课学院:人文学院 任课教师:吴小强、王睿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无


广州大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通识类选修课程学生选课指南 (1)(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内部辅导11468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串讲...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