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的成长路径演进_基于北一并购科堡的案例分(2)

2025-08-30

Finance&TradeEconomics,No 8,2011

者的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并购提供启发。

二、文献回顾及理论假设

随着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关于跨国公司后来者尤其是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目前,国际上关注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的研究模型主要有三种:一是针对跨国公司后来者的国际风险投资模型,认为获得基于企业家精神和学习能力的创新性租金能力对解释跨国公司后来者更具有现实性。二是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成长模型。三是基于跨国公司后来者的LLL模型。Mathews(2006)提出了跨国公司后来者的LLL分析框架 互联、杠杆化和学习(linkage,leverageandlearning),认为跨国公司后来者要获取优势首先要努力实现全球化 因为国际化扩张比仅仅在国内市场拓展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其次要努力实现自有资源与市场主导者或合作伙伴资源的杠杆化,最后通过在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互联和杠杆化过程中实现自身学习性的提高。Mathews认为,这种分析框架更适合于解释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但Mathews却并没有明确地指出跨国公司后来者如何实现互联、杠杆化和学习。

我们基于Mathews(2006)提出的跨国公司后来者的3L分析模型 互联(Linkage)、杠杆化(Leverage)和学习(Learning),以这个理论分析范式作为跨国公司后来者的成长路径,提出嵌入性(Embeddedness)、平衡性(equipoise)和内生性(Endogenous)作为跨国公司后来者实现互联、杠杆化和学习的关键点,以此构建出3L-3E的成长路径。我们认为跨国公司后来者在全球化的互联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自然资源寻求、市场寻求和效率寻求的国际化动机外,更重要的是要寻求能够形成互补的战略性资产,这种战略性资产通常会在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因此作为后来者,努力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就成为互联的关键点。杠杆化则是跨国公司后来者通过互联,充分实现自有资源的效用极大化。而如何在互联中强化自己的地位,从而使自有资源能够发挥杠杆作用 与现有的市场主导者实现资源的可流动性、可转移性和可持续性,对后来者来说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企业之间合作并非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他们更需要的是平衡性,这种平衡性的前提就是双方有合作的意愿,双方有信任和合作的态度。更进一步地说,双方能够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形成共识,而一旦这种平衡性被打破,就可能导致双方合作的终止。跨国公司后来者与现有的市场主导者实现资源的杠杆化,关键点就在于双方的平衡性。嵌入国际网络的企业通过持续地改进互联和杠杆化水平,逐步建立累积性优势(量变优势),实现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最终产生 质变 ,形成内生性优势。通过价值创造能力产生的内生性优势也成为跨国公司后来者实现学习性的关键点。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理论驱动型的,即为了发展出一个广为认同的理论分析范式来解释跨国公司后来者的行为。已有文献中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研究非常有限,实践经验归纳提炼也不充分,因此本文选择了案例研究。在筛选国内企业的研究对象时,我们主要考虑了三个因素:首先,对象选择限制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其次,对象选择限制在该产业中比较成功的企业;第三,选择的对象必须经历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外收购与整合演进过程(即从后来者到全球参与者)。基于此,我们选择了北京第一机床厂(以下简称北一)并购德国瓦德里希 科堡公司(以下简称科堡)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在数据收集上,本文主要采取文件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采用这些数据收集的方法是为了满足案例研究中资料收集与整理的三个原则:多重证据来源、建立一连串的证据链和建立研究资料库(Yin,1994),以此来保证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本文所收集的数据主


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的成长路径演进_基于北一并购科堡的案例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ANSYS仿真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