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几的认识
谈话,你们排过队买过票吗?(出示买票图)
请你说一说这里共有几个人?警察叔叔是第几个?最后一个叔叔是第几个?小朋友前 面阿姨是第几个?
第一个买完票走了,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小朋友排第几个? 思想教育:自排队购物
五、巩固运用
P21第 5 题,同桌互说图意 游戏,看谁找得快
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出示二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说出自己坐在第几排第几个? 六、小结 七、作业
第 3 课时
一、教学内容:P19~20 几和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教时教学,使学生能掌握 5 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点:数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猜谜
①(伸出 3 个手指(它添上 2 是谁)? ② 3 的相邻数是谁? ③ 4 再添 1 是谁?
④ 老师有 4 瓶饮料装一袋可是装不下,如果装两袋,可能会怎么装?
(二)新授
1.教学 4 的组成
请你拿出学具 4 块,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几种方法? 四人小组交流
请一个小组汇报你的方法,教师板书: 4 4 4
2.游戏。让学生掌握 2、3、4 的组成
1 3 2 2 3 1 教学 5 的组成
学具的操作:请小朋友拿出 5 根小棒,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总结出把
5 分成二堆的几种不同的方法。 5 5 5 5
教师整理板书:
4 1
和 和
2 1 4 3 2 3
只要知道其中一组,就可以想出另外一组。
让学生进行 5 的组成的连线练习。 (三)新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四)作业
(五)拓展题:给能组成 5 的相连方格涂上相同的颜色。
3
1
4
2
2 1
2 3
4 1
3 5
第 4 课时
一、教学内容:P21~22 练习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5 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很快地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能熟练地用大于、小于、等于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出示课题
(二)复习基数的含义,引导学生读懂图意,按要求完成。
① P21—1,要求学生在数出物体的个数的基础上填数。 ② P21—2,连线,把物体个数与相应数量连起来。 ③ P21—3,涂色。
(三)复习数序 P21—4
让学生根据数的顺序,数出小旗上应填的数,再写下来,然后问:你是怎么想 出来的?
(四)复习数的大小的比较
1. 先数出物体的个数,再填数。 2. P21—5,6 在□里填数
(五)P22—7 用学具卡片练习 (六)复习数的组成
先填 P22—8 问:4 可以分成 2 和 2,还能想到什么?
(七)综合练习
① P22—9,通过圈一圈,涂色,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② 通过数数填数,然后观察,比较出数字的大小。 (八)小结
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2、能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加法,渗透算法的“不唯一”性,同时初步 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合理性。
3、通过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 1~5 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5 以内数的组成 。 二、新知展开
1、认识加法
(1)电脑课件动画展示两组物体(或两组人)合并在一起的过程。
把 1 只红纸鹤和 2 只蓝纸鹤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把 1 和 2 这两个数合起来, 用加法计算, 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合起来一共有 3 只,就等于 3。 板书课题“加法”。
(2)读算式:1 加 2 等于 3,或 1 加 2 得 3。 2、加深理解
(1)摆小棒说算式(1+3,2+2,2+3) (2)根据算式摆小棒(3+1,3+2,1+1)
(3)生活中,还有很多可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你能来说说吗? 3、讨论算法
(1)出示动画情境:有 4 只小鸟,又飞来一只。
(2)让学生观察后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怎么算?”4+1=5
“得数 5 是怎样算出来的?” (4)小组讨论再全班展示。
(5)讨论:这些算法中哪些比较简便?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课后做一做①②
(1)说说图意。 (2)计算说算理。
(3)对比感知“加法交换律”。 2、游戏:摆手指
1+1 2+1 3+1 4+1 1+2 2+2 3+2 1+3 2+3 1+4
四、小结作业
第 6 课时
教学内容: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
2、能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减法,应用对比的方法直观感知。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初步 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组内交流,帮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教学重点、难点:使 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 1~5 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从 5 数到 1。 2、填一填:
3+1=□ □+1=3 1+3=□ □+2=3 2+ =4 □□+3=5
二、新知展开
1、认识减法。
□4+ =5 □+1=5 □+2=5
(1)电脑演示,让学生感知:3 位同学有 3 只纸鹤,1 位同学拿走了 1 只纸鹤, 还剩几个小朋友,几只纸鹤,就是从 3 里面去掉 1 个,用减法计算。 板出课题) 数 ( 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还剩几,就等于几。
(2)读算式:3 减 1 等于 2,或 3 减 1 得 2。 2、加深理解。
(1)摆小棒说算式。 (2)根据算式摆小棒。
(3)生活中,还有很多可用减法算式表示的事例,你能来说说吗? 3、讨论算法。
(1)出示动画情境:有 5 个苹果,刺猬驮走了 2 个。
(2)让学生观察后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 求还剩几个,怎么算?”5-2=3, 得数 3 是怎么得来的?” “ “ (4)小组讨论再全班展示。
(5)讨论:这些算法中哪些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课后做一做①②
(1)说说图意。 (2)计算说算理。 (3)5-1=4 4-1=3
5-4=1 4-3=1 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2、游戏:摆手指
四、小结作业
第 7 课时
教学内容:减法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2、会熟练地口算 5 以内的减法。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掌握减法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 5 以内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5 的组成,拍手游戏。
师:我拍 2。 生:我拍 3。
师生:2 和 3 组成 5。
二、基础练习。
1、电脑演示:练习三第 5、8 两题。 (1)说图意。(2)填空。(3)较对反馈。 2、摆一摆说得数:练习三第 6 题。
(1)同桌互摆学具或摆手指,说得数。(2)集体反馈。3、独立计算练习三第 7 题。 (1)独立完成。(2)交流算法(选 1 题)。(3)反馈。
三、提高练习。
1、算一算。
1
2
45 -
3 =
4 - 3 =
4
25
1
(1)独立完成。
(2)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还差几只杯子?
四、游戏:跳木桩比赛。
动物学校正在进行跳木桩比赛,看看现在该谁上场了?(课件显示小兔)你能帮小兔跳过木桩吗?
练习:5-2 4-1 3-2 4-2
5-1 5-3 5-4 4-3
五、小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