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有些方言区的人对韵母i、ü的发音分辨不清,下列词语读音相混:里程——旅程,移民——渔民,饥民——居民,拟人——女人。试说明分辨i、ü发音的方法。
方言区的人对韵母i、ü分辨不清,主要是没有发圆唇元ü的习惯,往往把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读成i或以i开头的了。这两类韵母的主要区别在于i是不圆唇音,ü是圆唇音。对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在发音时注意把唇拢圆,经常练习,逐步养成习惯。
十、韵母调查例字:用国际音标写出下列汉字的普通话韵母,然后整理出一个韵母表来。同时按一种方言的读音用国际音标标音,然后整理出一个方言韵母表。注意比较两者的异同。(略)
“语音”思考和练习七
一、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指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例如在普通话里[a][A][a]属一类,是一个音位,即在实际说话的时候,不管你发的是哪个。都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把“他”[t‘A]念成[t‘a]或[t ‘a],意思不变。相反地,[n]和[1]属两个音位,甲为在任何一个音节中,如果把[n]换成[1],或把[n]换成[n],都表示不同的意思。当然,这指的是普通话。若是在某些汉语方言(如福州话)里则[n]和[1]属一个音位。
二、举例说明应怎样归纳音位。
音位是以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为标准归纳出来的,而辨义功能是最重要的标准。把一些不同的音素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替换比龟看它们是否能区别意义,凡是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伺一个音位了。例如,在普通话里 (爸)和 (怕)韵母和声调都完全相同,但意思不同,这是因为这两个音节的声母不同,两个声母不能互相替换,也就是说b和p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能区别意义,应归纳为两个音位。其他两个归纳音位的标准见下题。
三、什么是互补分布?什么是音感特征?二者作为归纳音位的语音标准来看,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互补分布指的是音位不同条件的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所谓音感特征指的是当地人对某些音在听感上的差异。就这两个归纳音位的标准来看,一般地说互补分布是更重要的,音感特征可作为参考,当然,也应尽可能地照顾。
四、什么是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音位的变体。音位跟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同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普通话里的/a/(音位),当它处在n前的时候读
[a](如“安”[an]),处在n。前的时候读(o)(如“昂’,[a?]),单用时读[A](如“啊”[A]”。因此我们说[a][a][A]都是/o/的变体。
五、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的区别何在?
凡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就叫作“条件变体”,凡是无条件的,即不受环境的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作“自由变体”。例如普通话里的[a][A] [a]是/o/的条件变体,因为它们的出现是有条件的。在零声母合口呼的音节中,可以把开头的音自由地念成[w]或[?]而不影响意义,所以[w]和[?]是/w/的两个自由变体。
第三章 文字
“文字”思考和练习一
三、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大类。表音文字是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的有限的音位或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表意文字是用数目众多的表意符号表示一种语言中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或词,而不是表示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汉字用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字)来表示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