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种一粒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多种植物的种子是什么;了解多种植物的生长环境;体会种植植物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种植种子,记录种植日记,拍摄植物成长股过程等教学活动,把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情感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种植之余学习到道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耐心等待;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我也来种一粒籽。 【教学难点】 我们的收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通过奇妙的生命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种植种子,体会到种植的不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真奇妙,不问不知道。 小小一粒籽,长成大苗苗。 2.引出课题:试种一粒籽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奇妙的生命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试着种下一粒种子,让他和我们一起成长。
教师提出问题:
1. 我们平时吃的东西是由什么长出来的?
2. 多种植物的种子是什么(例如花生,苹果,草莓)? 3. 哪些植物我们食用的是它的种子部分? 4. 植物的种子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目标导学二:
活动一;我也来种一粒籽
请每位同学回家后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种植,选好要种植的种子,研究好种子的习性,准备好需要的材料,做好种植计划。
(一)了解种植要点,确定要种植的植物,做好种前准备,做出我的种植计划。
我的种植计划
我想种____________,
我想请_______________帮我__________________, 再准备一个花盆,
还要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要拍照每天记录植物的成长 (三)学会写种植日记
2017年3月20日 晴
我种的是葵花子。今天已经是种下的第三天了,可是葵花子还没发芽。我心里可真着急啊!是不是我的种子有问题呀?芽啊,芽啊,为什么你们不肯出来呢?我急得都要哭了!
活动二;阅读与思考
揠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
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1.教师提问:请小组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教师讲解意义:拔苗助长”是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它的出处就是这则寓言故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它们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不能违背它,改变它。违反了客观规律,光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情,尽管用心是好的,但结果必然碰壁,把事情办坏。我们都应该以宋国这个农民为戒。
3.总结: 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播种过程中不能心急!播种只是第一步。此外,还要细心的呵护,除草,施肥,浇水,才会有收获。
目标导学三:我们的收获
小组讨论:通过这次种植活动使我们学到了什么?
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班上同学。
引导学生,将种植植物的经历升华到保护环境及节约粮食上。
【作业处理】 1. 我的种植日记 2. 拍摄种植过程并整理 【板书设计】
奇妙的生命 我也来种一粒籽 我们的收获 【教具】
豆芽,草莓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而且会让学生了解以后实用的生活道理。
第五课 健康游戏我常玩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的第8条“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和第9条中,“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而编写。
从消极的预防游戏可能带来的危险到通过玩游戏来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是本课对学生进行游戏观念引导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分析
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二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判断能力都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孩子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忘乎所以,不能判断哪些游戏是健康的,哪些游戏适合在什么时间玩。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网络时代,电子游戏铺天盖地,学习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明白健康游戏的判断标准,并学会理性、健康地玩游戏,享受多元游戏带来的快乐,在健康的游戏中获得成长。 教学目标 1、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常玩的游戏,培养以后要多玩健康游戏的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学会考虑玩游戏时的各种条件、状况,培养因地制
宜地选择健康游戏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性分析手机等电子游戏的利弊,鼓励学生多玩户外游戏、传
统游戏,益智游戏,享受多元游戏带来的快乐。 4、
让学生通过现场游戏体验活动,分享游戏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游戏带来
的快乐,学会在玩健康的游戏中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