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3)

2025-11-23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内容分成四段教学。依次是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在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建议: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数学活动。

2、充分关注猜想和估计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精心设计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活动线索。

3、重视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1课时 2.圆柱的表面积…………………………………………………………2课时 3.圆柱的体积……………………………………………………………3课时 4.圆锥的体积……………………………………………………………2课时 5.整理与练习……………………………………………………………2课时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

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 2.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圆柱圆锥形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1的情境图。

提问: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圆柱和圆锥。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圆柱

1.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结合实例和平面图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探究圆柱的侧面和底面。

分组活动,互相交流。(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 摸一摸:圆柱的侧面有什么特点?上下底呢?

想一想: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圆柱 底面 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 一个曲面 3.探究圆柱的高。 出示高度不同的两个圆柱。

(1)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2)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 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

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学生思考回答:高有无数条。 (二)认识圆锥 1.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图。

介绍:像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锥? 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 2.认识圆锥的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

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圆锥:1个圆和一个顶点 1个曲面 3.圆锥高的认识。

(1)让学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提问:?圆锥的高在哪里?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

(2)师生归纳总结: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0页“练一练”。

(1)让学生各自从教材提供的图片中找出圆柱和圆锥。

(2)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

小结:圆柱是由上下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学生自己先独立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以及圆锥的底面、高和顶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中讲解。

注意: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即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1)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探究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教材第11页例2。

谈话:罐头的侧面有一张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它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交流共享

(一)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1)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2)交流: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3)讨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2中的罐头。

(1)师: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测量什么数据比较方便?

(2)出示数据:底面直径11厘米 高:15厘米 (3)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4)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知道的是底面半径,怎么算呢?

3、小结: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试一试:

运用我们的发现,口答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底面周长7cm,高5cm; ?底面直径4cm,高10cm。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1)问: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2)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师板书: 长:3.14× 2=6.28(厘米) 宽:2厘米

(3)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直径2厘米 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1)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

(2)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分别画多大?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