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及反思(3)

2025-11-24

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 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 叹。 (2)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丢“土”, 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理解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横折、横、横。 情。 (3)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 外的白杨,展开议论的事。 (4) 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 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心迹。 明确白杨的生命力极三 细读品味 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 强。 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明确白杨(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树的生活环境及其恶劣。 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 (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的(教师引导,学生头脑中产生飞沙走石的画面) 话,要重点理(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解,明确白杨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的特点:不择环境 坚强 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不软弱 从来(4)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或图片,学生以图片为栽体,进一步感都那么直。 受白杨树的坚强。 学生感受(5)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 到白杨树生活(6)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 环境的恶劣及性格的坚强,2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 为以后的言物(1)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 喻志打下伏笔。 (2)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 (3)也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存呢? 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11

三 提出疑问 置留作业 刚才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白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 境生活呢?爸爸介绍了白杨,真的是单纯的在介绍白杨树吗?课下思考 一下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直奔情境 对上节1、复习有关词语:戈壁 清晰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大伞 抚摸、课的内容进行复习。 介绍、边疆 、陷入 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 二 剖析实质 表达心声 爸爸看见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戈壁滩上高大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呢? 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学习第10 至12 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杨自勉,是托1 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 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也, 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向白杨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树一样扎根边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和 同学们讨论一下。 动摇。 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2 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 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学生感受(1)生讨论汇报 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 同时产生联(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想,感受爸爸和白杨树一料。 样,在极其恶【抓住事物间的相通之处,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劣的环境中,3 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这样的边建设边疆,无私的奉献着自疆的建设者,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时的你,己一切的场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说说些什么呢?把你的心理话说给你的同学听景。 好吗? (4)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

12

1 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 前进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身边,几棵小树正在迎风成 长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吗? 预设: (1)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他的孩子们。 (2)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边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 (3)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体现爸爸的高尚情操。 ……… 2 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3 体会写法 明确什么白杨树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质特点,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的是托物言志,为大地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杨的这个特点,明写白杨,借物喻人的表暗写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边疆戍卫者。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现手法 三 再现希望 体会写法 物喻人。 四 感情朗读 收束全文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戍卫者的敬意,对西部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这种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再一次感受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吗?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完成《同步》。2.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反思 1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可让学生先自读,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13

的语句,并反复研读;然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 2 本文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对兄妹二人通过几句简短的对话,就凸显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而对爸爸的描写则抓住了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志向与心愿。

中天小学备课表

备课时间:2017年 2月 13日 上课时间:第二周 星期四 第2节 课 题: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课 时 1课时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目标 3.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4 继续增加对西部开发的了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 2、学习本课条理清晰的表达方法。 增进对西部的进一步了解,培养对西部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发兴趣 二度设计 出示拉萨的图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片或影象,师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简介拉萨概况,学生初步美丽的拉萨。 感受。 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资料,现在就你们收集的资料,你也来谈谈 你心目中的拉萨好吗? 学生交流资料内容,了解拉萨这个城市。 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中央决定

板书文题 师生共同读题 从介绍拉14

萨这个城市入手破题,引发二、结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2.师生交流,明确学习内容。 生了解拉萨概(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况,知道修建(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青藏铁路的目的。 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三、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脉络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更1.学生自学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以批注。 有目的性,不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是空读。 3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成为文章的主线,文章中四次出现。 四、再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句子 师: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在修建 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生自读课文,画 出相关的语句,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五、共同探究, 体会修筑困难 学生交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流,教师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 “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 随机点拨。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 “海拔”。 [借助一②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些图片资料,(3)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能够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施谈。 工现场的严(4)指导朗读第5 6 自然段,感受那种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峻,进一步体会“把铁路修禁区的高原,进行施工的现场。 到拉萨去,是2.“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何等不容易的事。” ①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 ②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3)指导朗读第8 9自然段,感受天气恶劣,又特别,又凶险, 又繁重的施工现场。 在2001年的10月18日开始,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及反思(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模板【三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