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1-8次练习答案(3)

2025-09-14

第八次 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B。4,D。5,B。6,C。7,C。8,D。9,C。10,C。11,D。12,C。13,C。

二、项选择题: 1,B、D。2,A、B。3,B、C。4,A、B。5,B、C。6,C、D。7,A、B。8,B、D。9,A、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C、D。3,A、B、C、E。4,A、B、C、E。5,A、B、C。6,A、C、E。7,B、C、D。

四、判断说明题

1、因果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答:正确。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因果联系是一种包含时间顺序性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

2、必然性是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答:错误。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3、历史事件是由偶然性支配的。

答:错误。历史事件的发生,归根到底是由必然性支配的。从表面看,有些历史事件似乎纯粹是由一个偶然事件引起的,而实质上,这个偶然事件的发生只是一个导因。偶然性始终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是受必然性支配的。

4、内容是本质,形式是现象。

答:错误。它混淆了这两对范畴的含义。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以及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而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5、假象是错觉,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答:错误。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是事物本质在特定条件的一种反面表现,属于客观范畴。而错觉属于主观范畴,是人的感觉发生问题造成的,和事物的本质没有关系。

6、本质可以被感官直接感知。

答:错误。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人们的感官不可以直接感知。

7、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是揭示事物的内在方面和外在方面关系的。

答: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以及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原因和结果?其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答:原因是指先于并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两者的关系是: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互转化;两者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方法论意义: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预见后果、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

2、什么是因果联系?什么是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这一原理有什么方法论意义?

11

答: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因果联系无所不在,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 意义:承认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

3、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其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答:必然性是客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客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的不确定的趋势。两者关系:第一、两者是对立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第二,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不,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第一,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第二,重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防止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4、什么是现象和本质?其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答: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主要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联系。两者关系:第一,是对立的,二者之间存在原则的区别,不能混同;第二,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本质是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现象。

意义:第一,二者的对立决定科学研究、科学认识的必要性;第二,二者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科学认识的可能性。

六、论述题

1、试用可能性和现实性 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经过努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答题要点:(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 对立的。可能性是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则昌已经充分展开和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不等于现实。

(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第一,两者相互依存 ,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没有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现实则是已展开和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又孕育新的可能性。第二,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产生于现实,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现实又包含新的可能性,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

(3)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在总结我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并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提出来的。所以,它的提出是有充分根据的,是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的。但是,在由可能变成现实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这些都要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12

重点思考题:

1、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及其特性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及其运用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运用 7、质量互变原理及其运用 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9、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0、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运用

13


马哲1-8次练习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长春大学2024年特殊教育学院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纸(听障考生)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