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克拉申博士所说的“hereandnow”此情此景。而绝望主妇在这一点来说,要好很多3.我针对于这两种材料做过词频统计,老友记的词频结果比绝望主妇要复杂得多,难得多,我本想把词频统计表贴上来,但词频统计表在家里的电脑里,不在办公室……总之,老友记要难一些,因为Ross总是说一些很“高深”的词汇,Phoebe总是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也经常用一些奇怪的词汇。而ChandlerBing开的玩笑,如果不是很了解美国文化背景也是不容易听懂的。以上三点就是我为什么选择绝望主妇的原因,其实还是以兴趣为主,如果你不喜欢绝望主妇,喜欢老友记,那还是推荐你学习老友记,我自己也学过一季老友记。在二语习得里面,兴趣为主。材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方法。我当时听绝望主妇的方法是:第一遍:带字幕看一遍。(中英双字幕)第二遍:把字幕遮住,遇到听不懂的词或者句子,就看一下字幕,前期很困难,一些很简单的句型搭配都听不懂,比如:whatishedoing,Whatwasthat?Comeagain?看了字幕后马上就懂了,然后就是大量的生词了,遇到生词,首先根据剧情就能了解个大概,然后猜测意思,英文字幕,再看中文翻译。一下就理解到了。第三遍:遮住字幕看一遍,因为刚才有查过,所以第三遍听起来理解度要好很多。遇到听不懂的怎么办呢?再查一遍第四遍:把视频格式转成音频,听一遍,基本上都能听懂80-90%(前期是这样,不必追求100%的理解)。第五遍:再听一遍第六遍:隔个十天半个月,再听一次、这个流程走下来,学过的单词,句型,如果出现在其他没有听过的材料中,瞬间就能听出来,甚至话还没说完,我就知道他要说这个单词了,因为我听过太多遍了,这其实也是母语者学习的方式。螺旋式递进。但量一定要大才能看到效果。我自己是在学了一季老友记,三季绝望主妇以后,才觉得自己可以裸听懂90%以上的美剧了。2013年1月15日星期四这几天情绪低落,感觉我是在跟世界对着干,因为没人是像我这样学英语的,一旦我跟别人谈起方法,就会被否定。这条路前面没有榜样,身边没有同伴。我担心我的未来,是不是真的像我想象的那么美好。我不得不怀疑我会失败,因为前面是漆黑的一片,你用任何搜索引擎都搜不出“自学英语成功案例”。这是一条孤独的路。看不到终点的路。也难怪没有人走的路。我现在就站在这黑洞洞的路上……按理说,我只需要2000小时就可以掌握水平很高的英语能力。这两千小时不能压缩到几个月内,得花两三年。即便我效果差点,但我每天用4个小时,我花三年。应该行吧?不知道呵呵。因为没有人这样成功过。我如果再学三年,我就27岁了。这就是我今天的心情,很差,但我会继续下去,直到成功,或是失败。因为前面我说过,不学好英语,我就只有死路一条,这里的死,是真的死。英语对我太重要了。呵呵,难怪没11人成功,谁有我这么大的动力呢?如果换了其他人,不要说任何其他压力,就单单两三年不和人来往,估计就受不了吧。想到这,我突然有感觉轻松了一些,因为越是陡峭危险的山峰,才值得攀登。2013年2月5日星期二好苦恼,马上快一年了,感觉没什么进步,现在真的不想听《绝望主妇》了,学烦了,不知道这样学下去到底能不能成功,我真的不清楚,但我毕竟是用最科学的方式在学习外语,没有前人的经验,我只有自己摸索前进了。刚才在天涯看到一篇帖子《辞职学英语一年,失败了》。看完后给我的感觉是,英语太难学了。如果你看我的日记,看到这里,我希望你想清楚为啥要学英语,因为真的太难学了,我辛辛苦苦学了一年,感觉没多大长进,只是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对话,稍微有点难度的,就听不明白了,更是说不出几句,看和写就不说了,到现在也完全是零基础。这就是我现在的处境,我以前总是认为中国人不读书,直到我某天走进新华书店找不到座位才恍然大悟。原来不读书的人只是我身边的人,并不是所有中国人,而我并不是奇葩,只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我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是啊,我怎么可能接触到,当我在咖啡厅外泊车的时候,当我在KTV调音响的时候,当我在坐在富士康凌晨的班车回寝室的时候,当我在广场躲避城管的时候,我当然会是孤独的。如果我放弃英语,我能怎样?我想我会去找一个工厂上班,也别想遇见灵魂伴侣了,我只能通过书籍与电影了解世界了。我没有退路,在这一刻,我甚至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学好英语,我只知道,我不可能放弃。我也没什么好损失的,我一无所有,我拥有的只是时间,而如果不学英语,这些时间毫无价值。学好英语对于我来说,意味着救赎,意味着重生。2013年2月8日星期五我进了一个漏屋群,偶然找到的,里面漏屋的忠实粉丝并不多,或者说,还有很多人反对二语习得,反对英文思维。其实这也不错,多一些观点总是好事。因为我是漏屋的忠实追随者,我又在采用“二语习得”理论进行英语学习,或许比群内所有人都认真吧,不知怎么的,进去前三天就混了一个管理员。这两天在群里的确学到了新东西,听了“反对派”的发言,自己也思考过。得出了对语言学习新的认识。某些反对派并不是反对“二语习得”而是认为成人不可能得到二语习得的环境,呵呵。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去寻找,我认为我用《绝望主妇》作材料,明明就可以达到二语习得的境界,为什么他们就不行呢,他们找不到二语习得的具体方法,当然就会反对漏屋老师了,我看很多人都说,漏屋只拆不建。所以反对漏屋。但我认为是这样的,我在建一栋楼,方法错了,楼房歪了,而我还在继续建,漏屋过来告诉我这样不行,房子歪了,并且告诉了我房屋建筑的原理,然后,他走了。他的确没有告诉我具体怎么建,但是告诉了我建筑房屋的原理,并且指出了我的误区。这样的人,居然还有人反对他?真是没地方说理了。我认为漏屋的出现极大程度上帮助了我,而我现在也逐渐摸索出来一套“成人二语习得”的具体操作方法。看来语言学习,也是需要“悟性”的。那些不懂自己去摸索方法就知道抱怨的朋友们……多实践,多思考。上一篇日志的负面情绪很严重,负面的原因在于我快学满一年了,却没有任何收获。这是英语学习之路上最大的boss,磨死你…不声不响。我记得以前看过一则古希腊神话故12事,一个受惩罚的人,被要求把一个很大很重的球推到山尖,结果可想而知,推上去滚下来,推上去滚下来,这就是最严厉的惩罚: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在做无用功,意识到自己目前的行为完全无意义。太残忍了。同样在中国几十年前的“某某时期”也有人被惩罚“垒墙”,垒起来给你推到,垒起来给你推到。你不垒还不行。这样很快就把人给折磨疯了。所以我前面有这样负面的情绪是正常的,任何英语学习者都会经历这一步。其实在采用二语习得理论学习后,我已经很轻松了,现在每天平均学习时间不到4小时,完全没感觉到任何压力。只是看不到自己这一年的努力成果,自然很抓狂。希望在明年的这个时候能够取得明显的进步,另外,我认为即便是二语习得,还是要加点点学习的“劲头”,不要把太多的时间用到看方法,研究语言学理论,以及跟人探讨上面了。探讨不会有答案,实践才能出真理。我现在每天学习不到四小时,跟玩儿似的,如果继续这样持续下去,管你是“二语习得还是听得看得”都要不得啊。能从日记中看出来,我在语言学习期间,还是经历过困难时期的,但我坚持过来,现在想想,语言学习真的是很简单,通过正确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在2000小时的听力输入后流利的使用任何语言,只是我当初因为还没有看到效果,所以很迷茫。现在我每天都会花一个小时泡在YouTube里面了解学习各种新鲜的资讯,刚开始接触到SteveKaufmann的时候也是在YouTube。看完他的视频后,觉得自己好幸运,虽然我自己一直在胡乱的摸索方法,但现在看来,我的学习模式跟SteveKaufmann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还好没有走冤枉路~(SteveKaufman研究分析过很多语言学习案例,也非常认同Stephen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他自己通过二语习得这种模式,自学了十门语言,而且都达到了流利听说的水平,不知道优酷上有没有他的视频,如果没有的话,我打算传一个到优酷上,供大家学习。)语言学习真的不是一件难事,那些花了七八年的时间去学习外语,然而还不能沟通的同学,多半是被传统教育所毒害了。但没关系,如今互联网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自学案例,双语教育案例,可以查到大量的语言学文献资料。我们都还有时间,去学好英语,以及更多的语言。当然,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朋友,我就不说了。既然谈到了这里,我来说说零基础应该使用的材料吧,我以前用的是新概念1,现在虽然有很多材料可供选择,我依然建议结合新概念1一起使用,但不要跟着那些讲解新概念1的视频来学,而应该是以听力输入为主,遇到生词可以查,查了再听,完全听懂后,可以再听个三五遍,然后就进入下一课的学习。新概念1虽然并不是最理想的材料,但作为辅助材料来用,也是可以的。如果采用新概念1作为材料,不要去买书,没必要,网上资源多的是。美音,英音的新概念都有下载,文本也有。而主打材料,我还是推荐漏屋老师推荐过的“Rosettatone”这个软件是美国中情局用来培训特工所使用的软件。可以去百度一下,真的是屌到爆。国内有破解版的,我以前用的好像是V3版本,需要装虚拟光驱的,现在用的是云端版,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都是免费的,当然,支持正版也没错,如果你不缺钱的话。13在安装好了以后,选择听力模式,不要使用语音。零基础的学员想要建立基础英文思维,这个软件不能不用。但是,建议只用到美国英语一级。最多二级。就不要往后用了,因为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难度递增太快,高度够了,广度太小,没意义。广度不够怎么办呢,还有一个神器:“Englishthroughpictures”这个材料分三级,零基础学员,学前面一级就够了。有音频与pdf版本,不要花钱购买纸质版,有电子版就够了,但局限是必须坐在电脑面前学习,而且还讲究方法,因为音频必须要与pdf对应起来才有效。大家自己摸索一下吧,有时候学习语言,悟性真的很重要。另外我发现一个现象,所有的“系统材料”都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不够系统”。包括:新概念,走遍美国,疯狂英语,剑桥英语,赖世雄美语,Rosettastone,Englishthroughpicture,followme,空中英语,以及公立学校里面的应试教材,和那些培训机构他们自己的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难度分级明显,看似很系统,却一点也不,因为他们把语言学习,当做理科学习的模式来操作了,但忘了语言是包罗万象的,而他们的材料都跨不出这个局限,用有限的内容来学习无限的语言,能成吗?所以如果你选择这些材料,一定不要盲目的“升级”步子迈大了,容易…….这也就是我推荐(新概念1+Rosettastone一级+Englishthroughpicture一级)的原因。不要死盯着一个材料学。有些朋友会问了,既然那些材料不够系统,那什么样的材料才是系统的材料?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以上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为“英语非母语的外语学习者”编著的,而不是母语者自己使用的材料,所以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最适合学习语言的材料?答案很简单:“原版材料”。“非母语材料”都只能启个蒙,打个基础,如果你陷进去了,那就耽误时间了,我遇到很多人,学了五六年英语,依然在那些材料里面打转转……我认为只有开始接触原版材料,才算入了英语学习的门,才算走上正轨。我们现在给学员提供的材料,从一开始就是英语原版动画片,原版儿歌MV,原版少儿节目,原版绘本故事,原版桥梁书……她们学的材料,都是母语者正在喜欢、以及喜欢过的材料,所以效率非常高……不提我们了,毕竟各位都是成年人,不能全按照双语者培养模式去学习语言。但要记住,采用“非母语材料”要谨慎,不要陷进去了,那些学了多年英语,依然在新概念这个系列里面煎熬的朋友太多了,他们最终放弃了,也没有走出来……2013年2月18日星期一漏屋老师认为英文思维是存在的,有些人认为“英文思维”不存在,那我想问,中国人有中文思维吗?英国人有英文思维吗?如果英国人有英文思维,中国人学英文,能产生英文思维吗?在我看来,“英文思维”是一定存在的,只是没那么神奇,你用英文思考问题,那就是英文思维,有的人认为没有英文思维,就像唯物主义者认为没有“爱情”一样,他们认为爱情是多巴胺与内啡肽这些化学分泌物,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实物。但我认为思维是存在的,就像爱情是一定存在的一样,也许你会认为爱情是幻觉,但你不可否认这“幻觉”总是存在的。14我现在的具体方法就是听美剧,结合剧情。建立“耳闻目染”有了耳闻目染不就是“二语习得”的环境么。其实很简单的,至于这样做能不能达到here&now的境界,我认为可以做到80%(这只是我的感觉,没法证实)也就是说效率只比母语习得者低20%比起书本学习来说,效率应该要高出很多。最近我发现连续听某一集的时间过长,效果并不好,所以我现在的操作方法是,少上新材料,多听学过的材料,一集绝望主妇,我学个两三天,然后学下一集,期间反复听之前学过的。1、2、3、4集一起听,2、3、4、5集一起听3、4、5、6集一起听,这样不会听吐。而且复习效果也达到了。据群里朋友说这是卡片学习法。可理解性输入的关键点在于搞懂剧情,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先把剧情搞懂,然后就可以理解性输入的听了,基础差的时候,难免会采用看中文字幕帮助理解剧情,去搞懂生词,但这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否则怎么达到可理解性输入呢,但这之间的界限很重要,要把握好,稍不注意就变成“学语言”了,而不是我一直强调的“自然习得”。我的做法是“过河拆桥”我会先听,当需要理解情节的时候,就借助中文去理解,一旦理解了剧情,达到了目的,马上就把中文抛掉,只留下意识,这样就不会出现中文干扰英文思维了,就像一位叫Neverkneel的网友所说,在成人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中文是朋友,不是敌人。所以细节很重要。如果你也是通过中文来学英文,但你没有“过河拆桥”而是通过中文翻译理解英文,你虽然跟我一样都是这样学,但是从原则上来说,我们的学习理念就完全不同了,我是习得,你是学得。懂我的意思吗,各位?不懂也没关系,因为“二语习得”本来也是语言学上的理论,而不是一种方法。有了科学的战略,我们应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术。所以你也可以琢磨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习得方法,但需要一定的悟性。要想知道一种方法对自己有没有效,学的时候就能体会出来,即便是学的时候没有感觉,三五个月绝对能够体会出来。不要像漏屋群里的一个朋友,傻乎乎的采用“逆向法”听写了一年才放弃,转为二语习得一个月后就明显感觉到进步。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我这一年来也一直是处于摸索方法的状态,一直迷迷糊糊的向前,直到《绝望主妇》的台词像母语一样回荡在我脑海,我才知道自己终于上轨道了。还好遇到漏屋了。否则估计我现在还在背新概念呢。而且现在这个女孩每天都有两个小时的有效听力输入,要是按照这个进度下去,一两年后我就教不了她了。我在这里分享这个案例,是想告诉大家,通过正确的方法学习语言有多重要。不要再觉得会说一门外语有多了不起了,他们真的没什么了不起的,人人都可以通过两三年的时间掌握一门外语,五岁以内的孩子,通过正确的引导都能成为双语者。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了,不是只有有钱的人才能获得好的教育资源,现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好的外语学习资源,唾手可得。关键是你要懂得怎样去用它。如果各位悟性高,看了漏屋老师的书,了解一下当代语言学,你们就知道怎样做了。根本不需要我的经验分享。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悟性。15
我只用了两年时间自学英语,成功逆袭,彻底改变人生 - 图文(3)
2025-10-06
我只用了两年时间自学英语,成功逆袭,彻底改变人生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