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PP与BOT的相同点
(1)两种融资模式的当事人都包括融资人、出资人、担保人。融资人是指为开发、建设和经营某工程项目而专门成立的经济实体.如项目公司。出资人是指为该项目提供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政府、企业、个人或银团组织等。担保人是指项目融资人提供融资担保的 组织或个人,也可以是政府。
(2)两种融资模式都是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使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发生契约关系的。一般情况下,当地政府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由私人企业建设、经营、维护和管理,并由私人企业负责成立的项目公司。
(3)两种模式都是以项目运营的盈利偿还债务并获得投资回报,一般都以项目本身的资产做抵押担保。 2、PPP与BOT的不同点
(1)组织机构设置不同,以BOT模式参与项目的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之间是以等级关系发生相互作用,其组织结构设置如图1:
在图1的组织机构中没有一个相互协调的机制,不同角色的各参
6
与方都有自己的不同利益,自身利益最大——导致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根据信息经济学原理,由于BOT模式缺乏协调机制,参与各方信息是不对称的,形成了博弈各方在各自利益最大化驱使下,最终达到“纳什均衡”,其中一方达到利益的最大化是以牺牲其它参与方的利益为代价的单方利益最优,其社会总收益不是最大的。
PPP模式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但并不是对项目融资的彻底更改,而是对项目生命周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设置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它是政府、赢利性企业和非赢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以“双赢”或“多赢”为理念的相互合作形式,参与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其组织机构设置如图2。
在图2的组织机构中,参与各方虽然没有达到自身理想的最大利益,但总收益却是最大的,实现了“帕雷托”效应,即社会效益最大化,这显然更符合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宗旨。
从上可以看出,PPP模式是建立在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之间合作和交流基础上的“共赢”,避免了BOT模式缺乏互相沟通协调造成的项目前期工作周期过长,也解决了项目全部风险由私人企业承担而造
7
成融资困难问题,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各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实现共赢,能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2)两种模式运行程序不同。
BOT模式运行程序包括 :确立项目、招投标、 成立项目公司、项目融资、项目建设、项目运营管理、项目移交等环节,如图3。 PPP模式运行程序包括:选择项目合作公司、确立项目、成立项目公司、招投标和项目融资、项目建设、项目运行管理、项目移交等环节,如图4。
3、 两种模式优缺点的比较
PPP与BOT模式都是解决政府财政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资金不足的融资模式,其共同特点是可以把民间私人资金和国外资本引入当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两种合作模式理念、组织机构和运行程序的不同,使其有各自的特征和优缺点,两种模式的比较见表1
8
模式 PPP模式
优 点 缺 点
★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就共同★对于政府来说,如何确定合作公司参与论证,利于尽早确定项目融资可行性,给政府增加了难度,而且在合作中要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
负责有一定的责任,增加了政府的风
★可以在项目初期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险负担。
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 组织形式比较复杂,增加了管理减少了承建商和投资商的风险,从而降低了协调的难度,对参与方的管理水平有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 一定的要求。
★参与项目融资的私人企业在项目前期就★ 如何设定项目的回报率可能成为参与进来,有利于私人企业一开始就引入先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和运营,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更好的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 ★政府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BOT模式
★ 项目融资的所有责任都转移给私人企★ 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往往都需要业,减少了政府主权借债和还本付息的责经过一个长期的调查了解、谈判和磋任。
★ 政府可以避免大量的项目风险。
商过程,以致项目前期过长,使投标费用过高。
★ 组织机构简单,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协★ 投资方和贷款人风险过大,没有调容易。
退路,使融资举步维艰。
★ 项目回报率明确,严格按照中标价实施,★ 参与项目各方存在某些利益冲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利益纠纷少。
突,对融资造成障碍。
★ 机制不灵活,降低私人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性。 ★ 在特许期内,政府对项目失去控制权。
9
通过表1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PPP模式克服了BOT模式两个关键的缺点——项目前期工作周期过长,投资人和贷款人风险过大。PPP模式比BOT模式更优越,效率更高,风险分配更合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同时,在PPP模式下,不像BOT模式那样政府部门完全丧失了对项目的控制权,政府部门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当然PPP模式也有自身的缺点;但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政府的管理水平和信誉足够高的话,在与私人企业合作过程中就能够避免这种模式下的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共同实现目标。 六、PPP模式的深刻理解
1、PPP模式泛指政府类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合作,是一种广泛的合作模式,而非投融资工具。 2、政策限制少,不需要审批。?
3、PPP模式的精髓主要是一种融资模式,更是一种持续的运营管理模式(盈利模式),忌为了融资而盲目套用PPP模式。
4、合作模式(交易结构及运营模式)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5、政府主导进行,以保证投资项目的公共属性;政府即是投资主体,又是监督主体;社会投资者既是投资和建设主体,又是运营主体。?6、对项目的融资能力、运营能力、风险控制要求更为突出。?七、PPP模式政府把握原则、参与方式及监管流程:?1、政府把握原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