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社会社本合作模式PPP项目操作
一、 PPP模式的基本概念 1、 概念
PPP(Public公共部门—Private私人企业—Partnership合作,简称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伙合作完成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可以译成“公私合作”。财政部译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2、PPP模式的理解
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BTO、TOT、R+P等多种模式。可适用于城市供热等各类市政公用事业及道路、铁路、机场、医院、学校等。
3 、PPP模式的功能和特点
PPP模式是一种“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反映了广义的公私合营关系,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机构和国营企业的私有化改造等领域。
其特点是:通过引入社会投资者,将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到基础设施项目中,以便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PPP项目成立的前提
1、项目性质是由政府投资并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 2、项目本身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建设和运营成本
3、可通过政府与社会投资者以某种形式共同出资(政府提供前补贴,
1
即政府提供一次性建设补贴;政府提供后补贴,即项目建成后政府给的运营补偿),使其变成一个商业运作的项目。
4、可以通过社会投资者投资和运营,提高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率。 5、政府即是投资主体,又是监管主体;社会投资者即是投资和建设主体,又是运营主体。 三、引入PPP模式的目的
1、筹集部分项目建设资金,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2、政府和社会投资者以契约的形式固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并使成本相对可控。
3、通过社会投资者专业化,高效率的运作,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社会资本是指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境内外企业法人,但不包括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控股国有企业。我公司目前身份属政府下设的国有企业融资平台,故不符合社会资本范畴。 四、什么叫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
1、BOT(Buli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方式 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有期限的抵押以获得项目融资,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由项目发起人通过投标从委托人手中获取对某个项目的特许权,随后组成项目公司并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组织项目的建设,管理项目的运营,在特许期内通过对项目的开发运营以及当地政府给予的其
2
他优惠来回收资金以还贷,并取得合理的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应将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在BOT模式下,投资者一般要求政府保证其最低收益率,一旦在特许期内无法达到该标准,政府应给予特别补偿。
2、BT(Build Transfer)即建设-移交
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系指根据项目发起人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
3
3、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经营-转让模式 是一种通过出售现有资产以获得增量资金进行新建项目融资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私营企业用私人资本或资金购买某项资产的全部或部分产权或经营权,然后,购买者对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在约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项目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结束后,将所得到的产权或经营权无偿移交给原所有人。
4、TBT模式
TBT就是将TOT与BOT融资方式组合起来,以BOT为主的一种融资模式。在TBT模式中,TOT的实施是辅助性的,采用它主要是为了促成BOT.TBT的实施过程如下:政府通过招标将已经运营一段时间的项目和未来若干年的经营权无偿转让给投资人;投资人负责组建项目公司去建设和经营待建项目;项目建成开始经营后,政府从BOT项目公司获得与项目经营权等值的收益;按照TOT和BOT协议,投资人相继将项目经营权归还给政府。实质上,是政府将一个已建项目和一个待建项目打包处理,获得一个逐年增加的协议收入(来自待建项目),最终收回待建项目的所有权益。
4
5、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
一般而言,PPP 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首先,政府针对具体项目特许新建一家项目公司,并对其提供扶持措施,然后,项目公司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融资来源包括项目资本金和贷款;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特许企业进行项目的开发和运营,而贷款人除了可以获得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外,还可获得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
五、PPP与BOT融资模式的比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