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率量词一般用来说明倍数或分量占总量的比例,这类词很少。
任一 4 若只能受数词“一”或“两”、“几”修饰,填“一”或“两”、“几”;除此
之外,若还可以受其他数词修饰,不填。 如“些、点儿”只能受“一”修饰,不能再受其他数词修饰,又如“回,码”只能受“一”或“两”修饰:[这是两(一)码事;这是两(一)回事],又如“下”,只能受“几、两”修饰:[这位师傅,技术有几(两)下],本字段就填“一、几、两”;而“斤”既能说“一斤”、“两斤”、“几斤”,又能说“三斤”、“十斤”、“一百斤”,本字段就不填。
后名 16 一个量词后往往可以与多个不同的名词搭配,例如“艘”可与“轮船,军舰”
搭配,“班”可与“车,人马”搭配,“场(chang3)”可以与“电影,比赛”搭配等。本字段就择要填一些可与该量词经常搭配的名词,名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动量 2 是动量词填“动”,如“下、遍、场、顿、次、回、番、趟”等;否则不填,
如“个、把、盒”。
时量 2 是时量词填“时”,如“夜、年、周(又过了两~)、秒、天、分钟”;否则
不填,如“间、排、些”。
最近高位 6 填度量词的最近高位,如“尺”的最近高位是“丈”,“克”的最近高位是“千
克”。无最近高位的,如“公里、丈”等,不填。
本字段只是针对度量词而言的,其他子类量词一律不填。 最近低位 8 填度量词的最近低位,如“尺”的最近低位是“寸”;无最近低位的,不填,
如“度、毫克”。
本字段只是针对度量词而言的,其他子类量词一律不填。 表序 2 “基数词 + 量词”可以表示次序,如“2000年”指公元第2000年,“二等品”
指质量为第二等的产品,“(6月)30日”指6月份的第30天,那么,对“年、等、日”,本字段填“序”;否则不填,如“个、斤”。
表数 2 “数词 + 量词”可以表示数量,如对“三天(时间)”、“十斤(苹果)”、“(看
了)三遍”中的“天、斤、遍”,本字段填“数”;否则不填,如“等、级”。
重叠 2 单音节量词若可以重叠,填“QQ”,如“个、张、阵”等;否则不填,如“剂、
卡”。
变词性 1 量词的重叠形式“QQ”一般仍是量词。但也有少数量词的重叠式词性发生了
变化,如量词“回”的重叠式“回回(都考满分)”就可以看作副词。本字段就填这些变化了的词性代码;若“QQ”式词性仍是量词,不填,如:“个个、张张、阵阵”等。
4.5.7 代词库专有项目
子类 4 人称代词填“人”;指示代词填“指”;疑问代词填“疑”。
(1) 人称代词包括: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 咱们、
俺们、自己、自个、自个儿、自家、自身、咱、各自、本人、大伙儿、大家、别人、旁人、彼此、人家、他人
(2) 指示代词包括:这、那、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会儿、那会儿、
这么、那么、这样、那样、这么样、那么样、这么些、那么些、这个、那个、这些、那些、其余、其他、其它、每、各、某
(3) 疑问代词包括:谁、什么、怎么、什么样、多少、哪、哪里、哪样、哪
儿、啥、怎么样、怎样、如何
11
文言 2 是文言代词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填“是”,如“该(~同志)、之、其”等;
否则不填,如“我、这个”。
后名 2 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填“否”,如“大家、那么”等;否则不填,如“本(~
单位)、该(~同学)、我们(~学校)”。
后的名 2 加“的”后不能修饰名词,填“否”,如“这、那么、本、该”等;否则不
填,如“我(~的书包)、别人(~的钱)、这里(~的气候)”。
后数量名 2 可以直接修饰“数量名”结构(严格地说,二者是同位关系),如“你们、
这、哪”等可以说“你们三个人”、“这两个苹果”、“哪一个国家”,本字段就填“可”;否则不填,如“本身、别人”。
后量名 2 可以直接修饰“量词 + 名词”结构,如“每、各、那”等可以说“每个人”、
“各位同学”、“那件衣服”,本字段填“可”;否则不填,如“自己、它们、哪儿”。
主宾 2 不能直接作主语或宾语,填“否”,如“每、怎、该”等;否则不填,如“这
儿(~很好)、我(她不喜欢~)”。
补语 2 可以作补语,填“可”,如“如何(做得~)、怎么样(写得~)”;否则不填,
如“这、那、我们”。
状语 2 可以作状语,填“可”,如“这么(~漂亮)、怎样(~写论文)、如何(~
看待环境问题)”等;否则不填,如“本人、咱、自个儿”。
可以作状语的代词,主要有:“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
怎、怎么、怎么样、如何、何时(~再来)、几时(~开会)”等。
人称代词不能作状语。
谓语 2 单独或者后接助词“了、着”以后可以作谓语,填“可”,如“怎么样(这
件衣服~?)”、“怎么(小李~了?)”、“如何(他的品行~?)”等;否则不填,如“我们、这、谁”。
不 2 可以受否定副词“不”修饰,如“怎么样、怎样”可以说“这块表怎(么)
样?不怎(么)样”,在本字段就填“可”;否则不填,如“俺、他”。
没 2 可以受否定副词“没”修饰,如“啥、多少”可以说“没啥、没多少”,在
本字段就填“可”;否则不填,如“这里、谁”。
4.5.8 人称代词分库项目
数 2 只表示单数的人称代词,填“单”,如“我、你、您、她、他、自个儿、俺、
自身、本人”等;只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填“复”,如“我们、咱们、俺们、你们、他们、她们、大伙儿、大家”等;兼表单数和复数的人称代词,填“兼”,如“自己、咱、旁人、别人、人家”等。
人称 2 第一人称代词,填 “一”,如“我、咱、俺、我们、咱们、俺们”等;第二
人称代词,填“二”,如“你、您、你们”等;第三人称代词,填“三”,如“他、她、他们、她们、旁人、他人”等;不定人称代词,不填,如“本人、彼此、大家、大伙儿、自个儿、自己”。
反身 2 是反身代词,填“是”,如“自己、本人、自个儿、自各儿、自身”等;否
则不填,如“你、我们”。
现代汉语中反身代词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受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的修饰,
如“我自己写、你们自己动手、他自己买了一台计算机”。
排除 2 第一人称代词中不能用作排除式的,填“否”,如“咱、咱们、大伙儿、大
家”等,可以用作排除式的,不填,如“我、我们、俺、俺们”。
12
在北京话里,“咱们”和“我们”不一样。“咱们”包括听话的人在内,“我们”不包括听话的人在内。前者叫包括式,后者叫排除式。由于方言的影响,“我们”也能用作包括式,但是“咱们”不能用作排除式。
性 2 表示男性,填“男”,如“他”;表示女性,填“女”,如“她、她们”;性别
不确定的,不填,如“大家、本人、谁”。
4.5.9 指示代词与疑问代词分库项目
指代人 2 可以指代(即指称或者替代)指人名词,填“人”,如“谁、各自”;否则不
填,如“怎么、那里”。
指代事物 2 可以指代事物名词,填“物”,如“什么、这些、一切”等;否则不填,如
“谁、这么”。
指代时间 2 可以指代时间词,填“时”,如“这时、这会儿、那会儿、何时”等;否则
不填,如“这边、哪儿”。
指代处所 2 可以指代处所词,填“处”,如“这里、那儿、哪里”等;否则不填,如“这
时、那些”。
指代方位 2 可以指代方位词的填“方”,如“这边、那边、哪边”等;否则不填,如“何
时、什么”。
指代数量 2 可以指代数量词,填“数”,如“多少、这么些、这么点儿”;否则不填,如
“这边、谁”。
指代行为 2 可以指代动词,如“不要这样”、“那么样不好”、“你怎么了”等例句中的“这
样、那么样、怎么”,在本字段填“动”;否则不填,如“这里、那边”。
指代性状 2 可以指代形容词和状态词,如“什么样、怎么样、怎样”等,可以有如下用
法:“你买的是什么样的包?红的”、“这只表怎么样?很漂亮”、“新家怎样?很舒适”,它们在本字段就填“形”;否则不填,如“何时、哪里”。
指代程度 2 可以指代程度副词,填“副”,如“这么怪、那么美”中的“这么、那么”
等;否则不填,如“那边、这会儿”。
对应疑问 8 填指示代词所对应的疑问代词,可以不止填一个,疑问代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如“这儿”填“哪儿”,“这样”填“哪样、怎样”,“那么样”填“怎么样”,“那里”填“哪里”等。若没有对应的疑问代词,不填,如“本国、各界”。
本字段只是针对指示代词而言的,疑问代词一律不填。 对应指示 8 填疑问代词所对应的指示代词,可以不止填一个,指示代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如“哪”填“这、那”,“哪样”填“这样、那样”,“怎么”填“这么、那么”等。若没有对应的指示代词,不填,如“何、为什么”。
泛指 2 疑问代词若可用于泛指或虚指,本字段填“泛”。如“谁、什么、何时、怎
么”等;否则不填,如“多少、哪”。
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有的时候不表示疑问,而表示泛指或虚指。泛指表示在
所涉及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具有周遍性。如“谁都不愿意去”中的“谁”指任何人;同样,“他哪儿都去过”中的“哪儿”指所有的地方。虚指是用疑问代词来指称不知道或说不出来的人、事物、处所、时间等。如“似乎谁说过这件事”中的“谁”相当于“某个人”,“哪天我们再聚一次”中的“哪天”指将来的某一天。
4.5.10 动词库专有项目
系词 2 系动词填“系”,如“是、等于、姓、叫(她~小李)、变成、成为、充当、
13
当成、当作、算(=算作)、为、作为、像、像是”等;否则不填,如“泡、研究”。
系动词不表示动作、行为或具体状态,而只是在句法上联系主语和宾语,表
示它们之间是等同关系,如“我是学生”、“这等于让她白跑一趟”中的“是、等于”。表现在句法上,系动词一般不能重叠,不能带时态助词“着”。
助动词 2 助动词填“助”,助动词也称能愿动词,是谓宾动词里的一个小类,主要包
括“能、能够、可以、应、应当、应该、该、可、可能、敢、肯、乐意、需、要、愿意、准、许、情愿”等;否则不填,如“到达、生活”。
趋向动词 2 趋向动词填“趋”;否则不填,如“捣乱、低估、说”。
形式动词 2 * * * *介宾的后 10 趋向动词表示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高到低、从低到高、从里到外、从外
到里等有向运动的动词。可以分为简单趋向动词和复合趋向动词两种。简单趋向动词有:“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复合趋向动词由简单趋向动词组成,如: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开 到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形式动词填“形”,如“进行、有、加以、给以、予以”等;否则不填,如
“点燃、丢掉、懂”。
形式动词是准谓宾动词的一个子集,其特点是所带宾语只能是准谓词性宾
语,而且词义已经虚化。有时可以去掉形式动词,语句仍是合法的,意义也没什么变化。
为了叙述清楚,此处将谓宾动词与准谓宾动词的概念一并介绍,请比较:
?谓宾动词:其所带的谓词性宾语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是主
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连谓结构或状中结构(修饰语由副词充当的偏正结构)。
如: 希望去 (宾语是动词) 希望去北京 (宾语是述宾结构) 希望小李去 (宾语是主谓结构) 希望去北京参加会议 (宾语是连谓结构) 希望立刻去 (宾语是状中结构) ? 准谓宾动词:其所带的谓词性宾语由名动词充当,而且如果该宾语需要扩
展,只能扩展成定中结构,不能是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连谓结构或状中结构。
如: 加以分析 (宾语是双音节的名动词) 加以认真的分析 (宾语是定中结构) 下面4句话是不通的:
加以大家分析 (主谓结构“大家分析”不能作“加以”的宾语) 加以分析现象 (述宾结构“分析现象”不能作“加以”的宾语) 加以立刻分析 (状中结构“立刻分析”不能作“加以”的宾语) 加以分 (单音节动词“分”也不能作“加以”的宾语) “动词 + 宾语”若可以变换为“介词 + 宾语 + 的 + 动词”形式,就在本字
段填上相应的介词,如“控制原材料”可以变换成“对原材料的控制”,“讨论汉语语法”可变换成“关于汉语语法的讨论”,这样,对于动词“控制”,本字段填“对”,对于“讨论”,本字段填“关于”。不能作上述变换的,不
14
填,如:“有知识、学英语”中的“有、学”在本字段就不填。
准谓宾 2 该动词能作准谓词性宾语,填“准”,如“追捕、包装”;否则不填,如“吃、
上课”。
汉语中,有些双音节动词本身可以作其他动词的宾语,如“进行追捕”和“摆
脱追捕”中的“追捕”,也可以扩展成定中结构作动词的宾语“摆脱敌人的追捕”,但此时宾语位置上的“追捕”失去了动词的一些特性,不能扩展成述宾结构、述补结构、连谓结构、状中结构等,不能说“进行追捕罪犯”、“摆脱紧紧追捕”、“摆脱追捕得很紧”。因此“追捕”能作准谓词性宾语,本字段填“准”。“摆脱敌人追捕”中的“敌人追捕”是定中结构,它可以进一步扩展成“摆脱敌人的追捕”,而不是主谓结构,不可以进一步扩展成“摆脱敌人在追捕”。
具体填写时,可以利用“进行、有、加以、予以、给以、受到、摆脱、遭到、
保持”等词作鉴定词,能够作这些动词的宾语,就填“准”。
有宾 2 可以作“有”的宾语,填“有”,如“调查、 分析、准备、研究”;否则不
填,如“看、同意、开学”等。
对于那些兼属名词和动词的词如“报告、锁”等,要分清到底是名词能作“有”
的宾语,还是动词能作。比如虽然“有一份报告”、“有一把锁”都可以说,但这是在名词意义上说的,在动词意义上(报告情况、锁门)是不能作“有”的宾语的。因此,“报告、锁”的本字段就不填。
此外,本字段的填写容易受到方言的干扰。汉语已完成动作的否定式,用否
定词“没有”,如“没有收到”,肯定式用助词“了”,如“收到了”。但南方方言却用“有”表达已完成动作的肯定式,如常说“有收到”,甚至可以说“有同意”。在普通话中,是不这样说的。因此,填写本字段时,应注意排除方言的干扰。
前名 2 可以受名词直接修饰构成定中结构,填“可”,如“研究(语法~)、演出(文
艺~)、分析(逻辑~)、建设(社会主义~)”等;否则不填,如“检查团的到来”、“社会的进步”中的“到来、进步”。因为这些动词一般只能受名词加“的”修饰,若把“的”字去掉,整个结构就变成了主谓结构而不再是定中结构,如“检查团到来(了)”、“社会(在)进步”。
有些“名词+动词”是歧义结构,如“社会发展”可能是定中结构,也可能
是主谓结构。对于这种情况,“发展”的这个属性字段,也填“可”。
后名 2 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构成定中结构,填“可”;否则不填。
现代汉语中动词修饰名词一般都要在动词后面加“的”字,如“买的苹果”、
“修理的房屋”、“做的蛋糕”等。若把动词后面的“的”字去掉,整个结构就变成了述宾结构而不再是定中结构,如“买苹果”、“修理房屋”、“做蛋糕”。对于这些词,本字段就不填。但也有些动词不受这个限制,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如“研究(~成果)、生存(~空间)、演出(~时间)、学习(~进度)、开车(~技术)”等。对于这些词,本字段就填“可”。
有些“动词+名词”是歧义结构,如“学习文件”可能是定中结构,也可能
是述宾结构。对于这种情况,“学习”的这个属性字段,也填“可”。
外内 2 不能带真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填“内”,如“报名、败露”;能带真宾语的及物
动词不填,如“看、邀请”。
能否带真宾语是就动词本身而言的,不考虑它的扩展形式。如“觉悟”不能
带真宾语,但由它构成的述补结构“觉悟到”则可以带谓词性真宾语。本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