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和人物画上也有颇多建树。从明代中期开始,?吴门画派?引领明清吴地数百年的画风,自形成之后,它的派系传承一直绵延不断,其中文征明的子孙、学生中就有30多人成为有名的画家。例如文氏家族中的文彭、文嘉、文伯仁等;学生及追随者中的王宠、陈道复、钱谷、陆师道等。甚至到明代后期,?吴门画派?的流风遗韵仍然袅袅不绝,以董其昌为首的?华亭派?,以及同属松江的?苏松派?、?云间派?实际上都可以算作吴门画派的延续和发展。说?吴门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丝毫不夸张的。 1 1、简述《平江图》
答:现在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的著名的宋碑《平江图》,刻制于公元1229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古代城市规划图,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而完整的城市规划图。图上显示的 城市规划布局,不仅在当时是第一流的,即使用现代化城市规划的水平去衡量,也可以说毫无逊色之处。 《平江图》展示了平江城浓厚的文化气息。其府学广袤宏大,周围书院林立寺观庙宇众多,坊表达65座之多。还有园林第宅,遍布各处。 《平江图》最大的价值莫过于对苏州l水乡城市风貌淋漓尽致的展示。图中街河笔直并行,南北方向六条,东西方向十四条,纵横交错,形似棋盘。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被称为?双棋盘?格局。
12、苏州的城市精神? 答:?崇文、融合、创新、致远?
13、苏州工业园区的成立时间?园区发展目标? 答:l994年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启动苏州工业园区项目。园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1 4、苏州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人文精神?
答:饭稻羹鱼是苏州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稻耕渔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苏州人?精细讲究、追求完美?的人文精神。 1 5、简述苏作家具的艺术特点,以及风格。 答:苏作家具的艺术特点为?简、线、精、雅?。苏作家具以明式家具为主,家具风格受到中国书画的极大影响,造型简洁圆润,空灵飘逸,大量留白。空灵是佛学的精华,而明式家具正是用空来处理空间关系。较之清代家具更多俊朗、澹定,英气逼人。素有?明圆清方?之说。
16、苏州历史上的好茶以及?以茶代酒?的出处?
答苏州历史上有众多名茶,水月茶、天池茶、虎丘茶等等。《三国志》卷六十五记载,三国吴主孙皓就有?以茶代酒?的故事。
1 7、苏州评弹始于何时?俗称什么?简述其表演形式?
答:苏州评弹始于唐宋时期的?说话?表演,明末清初时,在表演q口DN*T弹唱内容,由此这种以苏州话做基础有说有唱的表演形式被正式称为?评弹?,俗称?说书?。
评弹不是戏曲,上台表演的说书先生不需要浓妆艳抹,不需要戏服妆扮。男子一件长衫,女子一袭旗袍。书弦和琵琶是?小书,,最基本的弹唱道具。对于不用弹唱的?大书?而言,道具更是简单到只有一块醒目和一把扇子而已。 18、列举具有苏州特色的民俗活动? 答:正月初五?接路头?,正月十五妇女?走三桥?,四月十四?轧神仙?,五月端午?迎伍君?,八月中秋?走月亮?,?冬至大如年?
19、简述苏州作为鱼米之乡的传统时令美食?列举?水八仙?。 答?谢灶团?、?上灯圆子,落灯糕?、?撑腰糕?、?莼鲈之思?、?橘黄蟹肥?、?冬酿酒?、?太湖三白?、?鸭血糯?等
水八仙:荸荠、鸡头米、茭白、慈姑、莼菜、菱、藕、水芹。 20、苏州民俗的特点?
21
答:苏州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农作生产是苏州人繁衍生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所以苏州人特别重视节气时令。这样的重视不仅有对天时地利的祭祀,更多的是对民生的祈福。贯穿一年四季的二十四节气,成为了苏州时令生活的坐标。
苏州的岁时节令民俗形式多样,且内容特别丰富。几乎每个时令都有自己的传说、信仰、娱乐活动和相应的时令食品。
细腻是苏州民俗文化的特点,鱼米崇拜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思考题
1、昆曲为何被称为?百戏之祖?? 2、苏州城的双棋盘格局? 三、苏州园林
1、简述园林建筑中厅堂、楼阁、斋、馆的功能 答:厅堂:厅与堂原先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古者治官之所谓之听事?,即厅也。而?当正向阳?之正室谓之堂。明清以降,建筑已无一定制度,尤其园林建筑,常随意指为厅,为堂。在苏州,则以梁架用料进行区分的,用扁方料者日?扁作厅?,用圆料者日?圆堂?。 楼阁:楼阁在我国古代已属高层建筑,亦为园林常用的建筑类型。与其他建筑一样,楼阁除一般的功能外,它在园林中还起着?观景?和?景观?两个方面的作用。 斋:洁身净心是为斋戒,所以修身养性的场所都可称其为?斋?,于是斋就没有了固定的型制,燕居之室、学舍书屋均能名之为斋。 馆:《说文》将?馆?定义为客舍,也就是待宾客,供临时居住的建筑。古典园林中称?馆?的建筑既多,且很随意,无一定之规可循。大凡备观览、眺望、起居、燕乐之用者均可名之为 ?馆?。
2、简述亭、轩、廊、榭等园林建筑的功能? 答:轩从词义上看,?轩?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为?飞举之貌?;一为?车前高日轩?。园林建筑中的轩亦由此衍生而来,故一是指一种单体小建筑;另一是指厅堂前部的构造部分。 榭 明人计成的理解是:?《释名》云,榭者籍也。籍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可见明清园林中的榭并不以建筑的型制来命名,而是依据所处的位臵而定。如水池边的小建筑可称水榭,赏花的小建筑可称花榭等等。
亭 园林之中亭是数量最多的建筑。我国的古典园林可以说无园不亭,所以在古代人们也将园林称作?园亭?。亭的主要功能是供游人作短暂的逗留,即《释名》所谓?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廊 确切地说廊并不能算作独立的建筑,它只是一种狭长的通道,用以联系园中建筑而无法单独使用。廊能随地形地势蜿延起伏,其平面亦可屈曲变化而无定制,因而在造园时常被用于分隔园景、增加层次、调节疏密、区划空间的重要手段。
3、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称?网师园是造园家推崇的小园典范?,为什么? 答:A、园仅半公倾,但是宅院并举,非常完整,东有家堂,西有书院; B、园林史上属于早期比较成熟的私家文人园林
c、造园艺术上,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点,创造了完美的人居环境。 4、试从网师园的园门特点,简述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 答:A、门槛高低比喻社会地位的高下
B、大门和便门的不同是来宾身份贵贱区分以及曰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区分。 c、社会等级制度通过建筑物的门面意境制度化。
5、网师园砖雕门楼是苏州地方风格吗?它是怎样形成的?
答:不是苏州风格,而是徽南民居特色。随着徽商实力的强大,成为当时中国的风尚。同时,也是徽商将家乡特色传遍中国。
6、苏州狮子林建造于何时?为什么狮子林又叫?师子林??
22
答:狮子林始建于公元l342年,即元代至正初年,是一座寺观园林。高僧天如禅师为纪念自己老师中峰禅师(原住天目山狮子岩),修建了?菩提正宗寺?,亦称?师林寺?。因天如禅师师承中国佛教禅宗一脉临济宗,其宗将佛法称为?狮子吼?,又创立丛林为修行的场所,故而?菩提正宗寺?又称为?师子林?。狮子为佛教中的灵兽,但中国没有地产,所以在六朝之前,汉字中没有?狮?一字,直到六朝顾野王所写《玉篇》中才加上偏旁。狮子林东门门额上依旧保留?师子林?这样的古体写法。
7、狮子林主要厅堂叫什么名字?如何解释?它有什么建筑特色? 答:燕誉堂是园中主厅。堂名取自于《诗经》?式燕且誉,好尔无射?。以此象征家族和睦,共享宴饮欢乐。厅堂采用?鸳鸯厅?格局,南北装饰迥然不同,彰显了富贵之家对于尊卑有序、宾主有礼的社会生活的追求。
8、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请说出另外三处? 答:l96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作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留园成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9、留园有哪三宝,说说太湖石的文化内涵?
答:留园中尤以?石文化?立意见长,留园三宝:太湖石独峰?冠云峰?与?大理石座屏?、?鱼化石?均为石中瑰宝。自古石即为园林风骨,而太湖石色泽洁白、傲骨嶙峋、外圆内方的特性又是园主确认自我、实现个性,展示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的集中表现。冠云峰为留园标志景观。
10、留园长廊的特色,以及苏州另外两条名廊?
答:留园中爬山廊被誉为?苏州三大名廊?之一,自入口辗转进入中部山水园,曲折迂回,高低起伏,饶有情趣地将山水、庭院等全园风景悉数串联起来。游走其中,陡生陶渊明?园日涉成趣?的意蕴。游廊墙壁嵌以?--一YE法帖?及历代名家书法为内容的300多方书条石,颇有特色。
苏州沧浪亭复廊、拙政园水廊和留园爬山廊并称苏州三大名廊。 1 1、耦园的格局有什么特殊之处? 答:?耦者,成对也?。园名所取,是象征了夫妻成双对偶,携手归隐之意。
苏州园林在格局上讲究师法自然,而耦园一反建园法则,刻意追求方向、位臵。耦园格局打破了园林中前宅后园的格局,而是采用中间为住宅建筑,两侧为花园的做法。这也是对于耦园文化立意上的一种刻意追求。 12、说说耦园黄石云冈?
答:耦园东园黄石云冈据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考证出自明末叠石名家张南阳之手。此云冈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雄浑峻拔,宛若天开。全园唯一的桥?宛虹桥?一反园林小桥低临水面的常理,凌驾受月池上。随桥曲行,水绕山转,水涧幽深更显山岗雄浑。山水与建筑的合理布局很好地营造了隐逸山水间的怡然氛围。耦园黄石云冈无论堆砌手法还是造型艺术,已至炉火纯青境界,堪称黄石云冈的?吴中之冠?。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对此赞赏不已,并欣然题字?有明遗构?。
13、艺圃名字的由来?
答:艺圃第一代主人明朝嘉靖年间的吴县人袁祖庚,四十岁就辞官归隐了。看中的也是当时?吴中士大夫往往不乐居此?的一块冷落地皮,在上面叠山理水,修筑宅园,取名?醉颖堂?。 第二位主人明代文震孟,废园修缮之后更名为?药圃?。药圃的名字很不一般。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人非金石,况犯寒暑雾露,既不调理,必生疾病。常宜服药,辟外气,和脏腑也。取名药圃,就是想?辟外气,和脏腑?,对自己进行调理,就是文人所谓的?修身?,修身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
第三位主人姜蜾与他弟弟在明朝灭亡后流寓苏州,发誓不事清庭,他买下的文家的园子就改名叫?敬亭山房?。园子传至姜埰儿子手中,取读书习艺之意改名为?艺圃?。 14、苏州园林沧浪亭的名字由来?
23
答:沧浪亭最早为吴越国广陵王近戚、中军节度使孙承佑修筑。北宋庆历年间苏舜钦得之,并建沧浪亭。后园名以亭名,亭因园而盛。 沧浪亭之名取自《孟子〃离娄》?有孺子歌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表达了苏舜钦失官之后的孤芳自赏的心境,也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沧浪亭园林的妙境。
1 5、比较苏州其他园林,沧浪亭的特殊之处? 答:陈从周教授撰文说:?人们一提起苏州园林,总感到它封闭在高墙之内,窈然深锁,开畅不足。苏州尚有一座沧浪亭,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名园。这座院子的外貌,非属封闭式。因葑溪之水……未入园而隔水迎人,游者已为之神驰遐想了。? 1 6、环秀山庄以什么出名?它的艺术价值?
答:环秀山庄素以假山著称,并以此而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之林。这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也是孤例。 环秀山庄的假山,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叠山艺术的成熟,是目前太湖石假山中最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一座。
17、吴江同里退思园的特色是什么?
答: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公元l887年),西、中部为住宅区,东部山水园为全园精华。因其建筑环绕水面,贴水而建,故被誉为?贴水园?。 1 8、简述园林要素以及山水在园林中的地位。
答园林四要素山、水、建筑、花木。山水是园林的主要构件,所以有:山为园之骨,水是园之脉的说法。
19、如何从?园?字解读苏州园林?
答:园林的园,与?圜?通。光从字形,我们就能看出四方高墙围合的封闭空间,这已经和现今公园的公众性和开放性不一样了;中心?口?形,为池塘,以水聚合来引导建筑组织;之上有?土?,一解为古典建设的梁架结构,二解为夯土筑台,做原始神灵崇拜用;在下面四散的形状为藤萝蔓草,覆盖着园中通幽的曲径。从形象上看,圜,就是一个完整的私人空间,建筑可住,水景可赏,四季花草装点。简单讲,苏州园林是宅园的优美组合,宅是为居住功能,园为休憩游赏燕聚的功能。
20、苏州园林又称什么?主要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答:苏州园林是山水缩影,典型的文人写意园。又被称为文人山水园林。园林多以?隐逸?作为造园的文化主题。 思考题
1、苏州园林有?壶中天地??芥纳须弥?的艺术境界,请 举例说明。
2、说说网师园的彩霞池的艺术境界。
3、请以园林建筑?舫?为例,解读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 四、拙政园
1、拙政园最有特色的廊在哪一部分?试介绍该廊的主要特点。 答:是拙政园西部的水廊。
特点:(1)临波而建,与水中倒影联成一气; (2)起到分割中、西部的作用; (3)高低起伏,曲线优美。
2、苏州园林中哪些廊最有代表性? 答:(1)拙政园水廊 (2)留园长廊 (3)沧浪亭复廊
24
3、植物是园林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拙政园的植物冠各园之首。举出四个以上与植物相关的名称。
答芙蓉榭、枇杷园、海棠春坞、藕香榭、待霜亭、远香堂、玉兰堂…… 4、拙政园中以荷命名的建筑有哪些?(至少四个) 答:远香堂、芙蓉榭、留听阁、荷风四面亭、香洲 5、小沧浪和小飞虹组成的区域有何特点?
答:它是我国园林中独一无二的水院。小沧浪两侧分别为得真亭和松风阁,与对面的小飞虹这四个风格迥异的建筑把拙政园一隅的水围成了安静的水院。可观水,可听松风。 6、园林的亭以攒尖居多,而拙政园最高处的雪香云蔚亭却扁平,为什么?
答:拙政园中部的特点是疏朗开阔,拙政园的山绵延起伏,不高。如果用两个概括,即扁平。如果在山顶建一尖顶建筑,有失突兀。扁平状的雪香云蔚亭正好与山体相合。 7、客人到苏州正好碰上下雨,在拙政园内雨天你着重介绍什么? 答:(1)园林的廊,它的功能,避雨、遮阳、观景。 (2)廊与墙形成的诸多小品,?粉墙为纸,花石为绘?。 (3)雨中的花街尤为清晰。 (4)屋檐下的水帘、水滴 (5)听雨打芭蕉。
8、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拙政园中部有两副对联很贴切反映此题。请说出这两副对联。
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9、为什么园林中大多建有石舫?
答:(1)水是园林四要素之一,石舫的建造成为水面上的应景之作。 (2)有了舫,心动船动,船动水动,水的动感由此而生。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旧臣虽退居江湖,仍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忧思。
10、介绍香洲的特点。
答:(1)集中了亭、台、楼、阁、榭的建筑特色。 (2)妙在似与不似之问,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特点。
11、拙政园完全按照传统的建园理念建造,请解释这种理念在中部的具体体现。 答:(1)传统的建园是一池三岛格局,即古人寻求的仙境。
(2)拙政园中部以水为主,即一池;三岛分别为雪香云蔚亭、待霜亭和荷风四面亭所在的山坡或小岛。
1 2、西部的拜文揖沈之斋为何俗称倒影楼?
答:贴水而建,建筑与水中倒影几乎连为一体,为观赏倒影之佳处。 13、园林中大多可见曲径、曲廊、曲桥,为何舍直求曲?
答:(1)大自然的线条都是曲的,人造的线条才笔直的。园林寻求自然情趣,当然以曲为美。
(2)在曲径、曲桥、曲廊上可左顾右盼,可引导游客从不同角度赏景,延长逗留时间。 (3)旧有辟邪一说。
14、园林中亭台楼阁的屋檐为何向上起翘? 答:(1)采光的需要。
(2)屋檐大,向上翘,避免雨水溅到门前。 (3)美感,灵动的线条组织天空。
15、列举四个以上与拙政园有关的著名历史人物。 答: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昆曲家俞振飞,文学家钱谦益,柳如是夫妇,明画家文征明……
25

